高考太过功利,看看梁启超怎么说的
高考作为全国选拔人才的途径,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公平性。但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质疑高考的声音也不断。实际上,人才培养日趋多元化,高考之于成才,不再“一锤定音”。
脱去高考功利的外衣,更应该审视的是教育模式,以及倾注教育的真正意义。
来看看梁启超、林长民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子女的吧。
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林徽因之父林长民任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后被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司法总长是个什么东西呢?小编未深考,大概应该相当于美国司法部长一职吧。不太懂,欢迎拍砖哦)
随着父亲的升迁,林徽因一家从杭州搬到上海,再由上海迁居北京。(林家祖籍为福建闽侯,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为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在浙江做官。是清末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可见林家对教育很重视,很有创新精神的。)
林徽因到北京时12岁,在英国教会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教师全部外籍,上课全用英语。寄宿制。这个学校是贵族式教育,着重学生良好举止和谈吐的培养。当然,这跟林长民的教育背景、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不无关系。林长民年轻时中秀才后到日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来后在老家福建创办私立法政学堂。
林长民后辞去司法总长职务,曾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在报纸抨击列强,推动引发五四运动。翌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被政府派赴欧洲考察,为时一年半。他就带着16岁的女儿一起去了欧洲。到欧洲3个月后,林徽因考入伦敦圣玛利学院学习。(再3个月后,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伦敦的徐志摩来拜访林长民,认识了林徽因,开始了一生的追求,但终未有果)。
1年半后,林徽因在父亲公差结束后回国,继续在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后在林长民和好友梁启超的撮合下,林徽因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相恋。从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林徽因半官费赴美留学,和梁思成一起到美国宾西尼亚大学学美术和建筑。
梁思成在父亲梁启超的培养下,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的。
1924年6月赴美留学时,林徽因20岁,梁思成23岁。3年后,林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梁思成申请到哈弗大学攻读东方艺术博士学位。
留美期间,梁思成的母亲和林徽因的父亲先后去世,梁启超怕耽误孩子学业(更大原因或许是交通不便、时局不安吧)电报劝说,没让两个孩子回国祭奠。即便是1928年3月两人结婚,也没有回国举办婚礼,而是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
梁启超资助两个孩子留学回国,介绍他们到大学任教,专注学术研究,终成学界泰斗,建筑设计行业巨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
两人巨大的历史贡献早有定论,在此不必赘言。小编想说的是,教育更是家庭的大业,学有所成者,无不与其家长对教育的执著优渥紧密相关。
高考在即,万众揪心。但真正的教育与考试两码回事。考试是一道门槛,通过它筛选出优秀的苗子到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中深造。如今,质疑高考的公平性多是从功利角度进行讨论,聚焦高考变成一场舍本逐末的眼球大战,未切中教育的实质,未从成才的角度平静审视孩子的成长。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不妨再引用下梁启超对教育的话作结:
“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期间,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不是让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贡献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重要的话请读三遍:“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贡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