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轩国学与传统文化旅行•中国西北

淡淡一笑忆敦煌

2018-05-20  本文已影响76人  王同跃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五灯会元·卷一》

        三十多年前我曾到敦煌,在好友德军家小住了几天,抽空到过莫高窟。时光恰似流水,在淘洗尽无数的尘埃后,留存在记忆中的便是那永远铭刻于心的光华。

        初到敦煌,我突然意识到被沙漠围绕的敦煌是一座有着孤绝的美丽与自信的城市。那里有遍地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文献典籍、绝美的石窟艺术和壮丽的戈壁沙漠。与周围的沙漠戈壁相映成趣。在这里黄沙与清泉共生的如此融洽,鸣沙山里月牙泉:一弯清泉,涟漪萦回,水映沙山,蔚为奇观。我们赤脚踩在沙中,享受着自然给的温度,为那一泓清泉沉沦陶醉。听着沙漠的驼铃声仿佛看到令人魂牵梦绕的古丝绸之路,伴随着骆驼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远方。

        今天,当我回忆起敦煌的所见时,心中浮现的唯有那一抹淡淡的笑容。

        这笑容源于何处?似乎来自一段青春年华时的记忆,记得有一部名为《九色鹿》的动画片,那周身遍布着宝石般光华的白鹿,如浮云般轻盈地飘过山峦森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丝丝涟漪,宛如一抹淡淡的微笑,永不褪去。长大后,我知道,这白鹿的形象就缘于敦煌的一个名叫莫高窟的地方。后来,陆续读了不少有关敦煌的书籍,敦煌的形象渐渐在我的心中清晰。我知道,在这里,希腊、印度及中华文明交汇在一起,造出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世界;我知道,随着古老文明的衰落,这里渐渐被历史的尘埃淹没而被人忘却,并在一次次的摧残与打击下渐渐褪色;我也知道,直到近代,它又以无尽的珍藏震撼了整个世界,只是这份珍藏已无奈地散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于是,在大漠风尘之中,有无数艺术家、学者走遍世界,再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汇聚于此,一点点拂去岁月的浮尘,试图重现那绝世的风华。从那时起,我就渴望能亲眼看看那曾经的繁华绮丽,还有那香尘散尽后的寂寥。我终于来了,我亲眼看到了那块绘制九色鹿的彩壁,真正重温了那个古老的故事。九色鹿挽救了一个落水者,但落水者为了国王的重赏却出卖了它的行止并带领国王的狩猎队前来捉拿它。彩壁以连环画的形式展开,故事分别从两端开始,至彩壁的中央达到高潮——九色鹿与国王的对话。面对着背叛与死亡,白鹿并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畏缩退避,而是以坦然的姿态,准备好接受它的命运。此刻,白鹿身居画面的中央,周围的人们或指天画地,或蜂拥而至,唯有它静如空明积水,不动不摇,无忧无惧。后来,我又进入过几个洞窟,我发现,这份平静与坦然一次次地重现在墙壁上——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在奋力跃下悬崖时的无忧无惧;割肉饲鹰的尸毗王,面对嫔妃抱住自己腿膝哀求时的静如止水;舍弃头颅的月光王,面对盘中自己曾舍弃的千头时,依然淡然无它想法……究竟是什么样的画笔能把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描绘得如此平静呢?

        落脚莫高窟前,这里仿佛是一个延续了千年的梦,如今自己置身在这个梦里,看到了她的盛衰,看到她备受摧残仍卓然而立的灵魂。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艺术表现力,每幅壁画都是那么绚丽多彩、惟妙惟肖;每座塑像都是那么敦厚朴实。看着壁画不禁觉得,九色鹿、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故事就发生在眼前,如此逼真。我们徜徉于不同朝代的洞窟内,感受着每个朝代的文化与气息。走出洞窟相比于兴奋更多的是思考,回想着那些残缺不全的壁画,似乎真的能看到她被摧残的画面,感受那真切的切肤之痛。或许时光岁月的洗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丑陋与贪婪。

        我有时会想象那些描摹画像的工匠们,他们或许来自繁华风雅的中原大地,或许来自繁花如锦的阿富汗,或许来自远在天涯的西亚欧洲,他们翻越过雪山沙漠,齐聚在这片绿洲中,攀上悬崖上的洞窟,去描绘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在那里,只凭借着微弱的灯光,他们相互交流着自己的体悟,相互学习着对方的技艺。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一次次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就在这一个个被彩壁覆盖的洞窟中诞生,被历史遗忘的世界将在这里得到永远的铭记。他们只知道,这一个个昏暗的洞窟将渐渐吞噬了他们的眼睛,当那一双双见证过绝美世界的眼睛渐渐昏暗,最终完全无法再感觉到一点光线时,他们会收拾起简陋的行装,再次踏入茫茫的沙漠,去攀越高耸的雪山,返回他们所来的地方。风尘掩盖了他们的足迹,连他们的名字也早被人们淡忘。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代价,能让他们背井离乡,用生命中最宝贵的一切,去装饰这悬崖的洞窟呢?

        李泽厚先生说过,在纷乱的南北朝乱世,人命如草芥,而此时的人们却最喜欢清秀流畅的线条,那是身处乱世对理想的期盼与追求,是用一份平静的心来面对尘世的浮华与喧嚣的。季羡林先生说,在古老的宗教中,佛教看待世界是最悲观的,因为在佛祖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痛苦构成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六道的轮回……让人们在无尽的痛苦中遭受折磨。但佛祖又指给人们一条解脱的道路,就是以平静的内心和无畏的精神来面对一切的痛苦,于是你终将进入理想的世界。

        佛,就是悟。佛祖灵山说法时,以金色婆罗夷花示大众。大众皆默不作声。有人说,婆罗夷花就是昙花,繁花只在一瞬,大众从中看到了尘世浮华的虚妄,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看到了面对沧桑的无奈。此刻,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当内心中一片坦然时,世上的一切都会在平静中化为浮尘,于是永留在心中的就唯有这淡淡一笑。敦煌最早的洞窟就开凿于十六国的前秦时代,此后敦煌经历过繁华的大唐盛世,又在安史之乱经历了十余年的坚守而没于吐蕃之手数十年,在五代的乱世中面对回教徒毁灭的威胁,直至被西夏占领,当历史上的冰冷的文字与绚烂的壁画交织在一起时,我们或许方能明白那些工匠的付出,看到那浮现于他们的心中,最终印在墙壁上的笑容。

      在敦煌的莫高窟,我想到了曾经的回民军队对此处的破坏,逃亡的白俄部队对这里的玷辱,欧美的探险家们对这里的掠夺……这里曾经岌岌可危,几乎就要崩塌为一片废墟。然而,时间的洪流终将洗刷一切,让曾经的绮丽繁华再次熠熠生辉。我翻开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所编著的《敦煌鉴赏》,那一个个洞窟在纸上依然满室生风,那一个个人物依然秀骨丰神。记得,樊院长所称赞的敦煌最美的观音像(第57窟),在金色的佛冠与璎珞下,菩萨微侧着脸,嘴角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这抹微笑,我在云冈石窟见过。据说那个石窟的佛像是仿照太武帝的肖像而作,工匠们给他身上的袈裟上雕刻了上千尊小小的佛像,让这位灭佛的君王在死后承担被他危害的数千僧人的重压,而佛像也在做着一个奇怪的忏悔姿势。但在石窟的东侧,一座弟子像的嘴角却带着一抹微笑,凝望着佛像的笑容,冰冷的空气似乎变得温和了许多。我亦在重建的大报恩寺塔博物馆中见过,那座琉璃宝塔曾经被传教士称为中世纪的七大奇迹,但早已在百余年前毁于战火,重建的寺塔下的博物馆陈列着发掘出的南朝佛像首,佛像的嘴角依然浮现着一缕微笑,似乎曾经的劫难只是弹指的浮华,唯有这抹笑容才点破了真理。

        在西部微凉的阳光下,敦煌莫高窟显得沉静而从容。不得不说因为千古流传的旷世传奇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敦煌的一切,尤其是那历经岁月的莫高窟足以让我顶礼膜拜。在敦煌,我细数着过去却又眺望着未来,灵魂在这积淀的历史文化中得以升华。离开莫高窟,汽车驰骋在戈壁间的公路上,扬起的尘沙让我想起了边关战争的场景:战马奔腾,士兵奋勇杀敌,只为保卫祖国的疆土。“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首边塞诗形容此时的场景再合适不过。无边的戈壁尽显荒芜,或者更多的是西出阳关的将士们的归思吧!

      时光似流水,在淘洗尽无数的尘埃后,留存在记忆中的便是那永远铭刻于心的光华。耳畔,传来刀郎的歌声:“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或许有一天,我会再次来到敦煌,再次遇见莫高窟。心中的那一抹微笑,若涟漪轻漾。

        大漠孤城,大美敦煌!

                        【附】

                                                    登大报恩寺塔

                                曾 同 烈 焰 锻 垣 城 ,散 尽 劫 灰 缘 自 明 。

                                攀 塔 九 重 浮 世 远 ,拈 花 一 芥 慧 心 生 。

                              真 容 笑 启 琉 璃 度 , 舍 利 身 分 玛 瑙  横 。

                              复 对 莲 池 澄 万 象 , 灵 台 未 拂 待 春 耕 。

                                                        过达摩洞

                                沧  波  孤  苇  降  ,      只  影  过  千  邦  。

                                芥  子  尘  中  寂  ,      须  弥  身  外  双  。

                              七  星  度  六  道  ,      一  月  照  三  江  。

                                遗  履  流  云  远  ,      微  言  浸  石  幢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