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窗小札(46)
1
现代的一些作家,总是劝勉我们,一个写作者,眼光应当看远一点,思路拓宽一点,思想放开一点,反映生活接地气一点,主题深化一点。
想象是无限的,不能囿于一隅。你不能坐井观天。因为,你是人,而不是青蛙,只能在井里孤独地鼓噪。
你整天躲在书斋里,足不出户,是不行的。背负你的行囊,多出去走走,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去看看我们祖国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不要光顾游山玩水。
一个作者,唯有见过大江大河,三山五岳,明镜似的湖泊,潮汐和船,听过大海的喧响,看过人人用智慧用双手建设、创造的一切,始能拓宽视野,有你足够想象的空间。
深圳的早晨 雁韧摄 榕窗小札(46)2
南来北往的人,你见过不少。南腔北调,你听过许多。表相是泛泛的,大同小异。唯有人的性格,是不同的。
人们说话做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其言其行,最值得你去分辨,深思。
遇一事,处一事,他怎么想,怎么做;你怎么想,又怎么做。将人度己,自能分清。此事有益,抑或有害?大是大非,重在辨别。
写作者,总得依据社会的种种现象,芸芸众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自己的分析,综合,想象,再将它写出来。
夜上海 雁韧摄 榕窗小札(46)3
2014年的某日,经营印刷业务的南浩兄,送了好大一叠白纸给我,大约有千余张。规格为A4,还按竖排的形式,在一侧打了孔,以便装订。
那段日子,我就利用这纸,按竖行的形式,天天写字,每页纸都作双面用。日日写,天天练。写着写着,装订起来,就有了两厚册,拿在手上,每册都沉锭锭的。
写字的过程,就是磨炼耐心的过程。别的我不敢妄夸,但我敢说,我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因为我写了几十年字,将一分耐心炼出来了。
平时在家里,有桌有椅,有灯有纸,坐下来,拿起笔就写。没有文思泉涌,自然不敢妄夸立等可取,倚马可待。但是,思路清晰,言自心中出,自自然然的流露,悠悠扬扬的写下来,决无工刀斧凿之痕,更无拾人牙慧,随人脚后行的现象。
如今凭藉智能手机,无须桌椅,无须笔墨,无论何时何地,有了观感,有了想法,掏出手机,用手指在荧屏上点点划划,这写作真乃如鱼得水,浮游自如,俯仰由我。爽歪歪,何等快哉!
这阿吴三,老不正经,牛皮吹破,不自量力,又来吹象皮。
不过,我还想说句真心话,决不是浮夸的,更不敢唬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只要你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有了语言表达能力,就尽可以放开胆量写,耐心写。只不过,一个写作者,总该分清“。。。。。。”与“……”,是孪生姐妹呢,还是双胞胎兄弟的吧?
常言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互联网时代,作文发文快捷了,一个作者,难道就可以不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了么?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喜欢写作,还是请尊重自己祖国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好。
2019年6月23日,傍晚
夕照长江 雁韧摄 榕窗小札(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