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金刚经》(1)
心观《金刚经》(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体悟《金刚经》。这里也要特别感谢香雪海老师,因为她之前曾提议说能不能在群里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金刚经》的体悟,在征询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大家也都挺希望能够听一听关于《金刚经》的分享。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一起来学习和体悟《金刚经》。
《金刚经》是一部关于空性智慧的非常究竟了义的经典,对于佛教修行人,不管具体修行的是什么样的法门,《金刚经》都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不能错过的经典。
经的名字叫《金刚波若波罗蜜经》,金刚经通篇都是从我们的自性本心的角度,从觉性、空性、真心这样的角度去阐述的。金刚经通篇处处不离自性本心,处处都是从自性本心出发去演说的这部经典。金刚,它本身指的就是自性本心。为什么叫做金刚呢?金刚,有不变不坏、坚固不变的这种意思。所以是以金刚这种形象去比喻自性本心如如不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的这种性质。在有的版本中,在金刚前面还有两个字叫能断,也叫做《能断金刚波若波罗蜜经》。能断,是指能断除各种烦恼痛苦,最根本的就是能够断除无明。所以说《金刚经》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一样,是一把智慧的宝剑,能够彻底断除我们生命中所有的无明、烦恼、痛苦,最终达到自由解脱的境界。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这个智慧指的是空性智慧,而不是说我们一般所说的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知识很多,不是这样的意思,而是特指空性智慧。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是以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的。波罗蜜多也是音译,翻译成汉语,就是到达彼岸。所谓达到彼岸,就是指消除了所有的无明烦恼痛苦,达到了自由解脱的境界。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路径,我们通过学习这部经典,就可以找到一条通过金刚般的空性智慧之路,最终达到断除所有的无明烦恼痛苦,来到自由解脱的彼岸,这样的一条路就叫做经。从路的角度还可以再继续深化一下,即地图。对于经,更贴切的比喻是地图。当我们去读任何一个经典的时候,其实就相当于拿到了一本告诉我们如何从烦恼痛苦的此岸到达自由解脱彼岸的一步一步引导我们修行之路的地图。这样一来,整个经题就可以翻译为,以金刚般的能断除各种无明烦恼痛苦的空性智慧达到自由解脱彼岸的殊胜而宝贵的地图。
这部经典有很多种译本,我们采取的译本是最常见的译本,即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译本。另外玄奘法师和其他的译经师也有关于金刚经的译本。而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最为人知、最广为认可的译本,此译本文言精美,且最能够贴切地体现出佛陀演说这部经典的本义。对于鸠摩罗什,我这里面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去了解关于他的故事,他曾经在雪漠老师的故乡凉州待过很长的时间,这部经典也是鸠摩罗什在凉州的时候翻译出来的。
第一品叫法会因由品。即说明这一次佛陀讲经说法的缘起原由。《金刚经》最早并没有关于“品”的划分,品的划分是在南北朝的时候由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加上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如是我闻”是所有的佛教经典开始的时候。篇首都有的四个字。但是有的经典中,比如说像《心经》,有完整版和简化版,我们日常持诵《心经》的时候所见到的“观自在菩萨”这样开头的经典呢,其实是简化后的版本,省略了一些相关的背景介绍,也包括“如是我闻”这几个字。
《金刚经》的特点,刚才我们说了,它从头到尾一直都是从自性本心的角度来演说空性的智慧。经题中的金刚指的是自性本心,般若,即空性智慧,仍然指的是自性本心,波罗蜜多,到彼岸,仍然是指的自性本心。然后经,所谓的经,其实就是指从自性本心中流出的智慧,流出的方法。刚才我们说经的其中一个含义是路径,是地图,那么第二个含义就是从自性本心中流出的智慧、方法就叫做经。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同样是在讲自性本心。第一个字“如”,如,是真如的意思,真如,指的就是觉性、空性、真心。“是”,它本身是“在”、“这”、“当下”的意思。在这个“是”的背后,它其实是一个“在”,“如是”就是如在。“如在”,关于自性本心的本体,无法用一个世间的语言概念去定义它。就是说对于自性本心,因为它是空性的,所以说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去框住它。不管是用任何的语言概念,只要落于文字,落于概念相,它都是一个方便的表达方式。而对于这种方便的表达方式,在体悟自性本心的时候,最后一定是要放下的,是要破除的,是要扫掉的。所以说“如是”就是“如在”。如在,即表示真如在这里。真如在哪里?真如就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如,指的是自性本心,是,指的是自性本心。我,同样指的是自性本心。当你执着于我的时候,执着于我们平时所认为的我——我执之我的时候,就不是自性本心。但是在佛经里面,所有的“我”其实都是“无我”。但是因为佛陀要随顺世间众生的根性,所以说需要用世间的语言概念去表达,包括这个“我”,而当你明白了《金刚经》的精神,就会明白,“我”其实是“无我”,同样指的是自性本心。
闻,其实是闻之性,能闻之性。能闻之性,其实就是能觉之性。不管是在2000多年前的佛陀说法的现场,还是我们现在通过网络上的这种微信的平台去分享、互动,我能说大家能听,这就是闻,这个闻就来自于觉性。所有的这种能说能听的这种功能现象,都是觉性的功能作用的体现,是觉性在背后所起的作用。所以说闻指的是闻性,是觉性,是空性,是自性。
读佛经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就是字字不离本心,字字不离自性,字字不离觉性。你在诵的时候,是觉性在诵,觉性在诵同时觉性在听。就这样念念返回到觉性之中、自性之中,而没有一个“我”挡在中间,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诵经。
当然对于自性本心尚未了悟的人而言,听到这样的话——如是我闻,仍然能够很好的理解它。如是我闻,翻译成汉语之后是个倒装句,在原文中应该是“我闻如是”,意思是,我听到佛是这样说的。如是我闻,真如在这里,在听闻,在发生着听闻的作用,然后一切法、一切所听闻到的内容都是显现在闻性中、觉性中的现象。
所以说在学习和体悟《金刚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上面所说的这样的意识。我们修行观心法门,时时刻刻都要观照自心,观,即是觉性的作用。观的背后是觉性在起作用。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觉性是真实的,而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是觉性的功能作用所产生出的现象。我们在学习体悟诵读佛经的过程中,每一句话都要返回到觉性中。当我们将每一句佛经每一句话时时刻刻返回到自己的觉性之中的时候,就叫做观心。观和心,其实是自心的两个面,一个是体,一个是用。观就是觉性之用,心就是心体。而心体本身是空性的。觉性是心性的另一个面,是空性的另一面,所以说“观心”就是“空而能觉,觉而本空”的体用双运。在观照的过程中去体悟自心的“空而能觉,觉而本空”的性质,这就叫做观心。
一时。在佛经中不用具体的时间,没有公元多少年,也没有朝代纪年,都是一时。什么是一时?一时就是我们在讲的时候,在听的时候,在诵的时候,这个当下就叫做一时。因为我们所要了悟的自性本心其本身是超越时间的。自性本心的觉性作用永远发生在当下,不会发生在过去,也不会发生在未来。大家可以想一想,你能够让你的觉知发生在昨天吗?你能够让你的觉知发生在未来吗?那是不可能的。而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发生在觉性之中的,都是由当下的觉性,都是映现在超越时间相的当下自在的觉性之中的。所以说这个法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就发生在当下。一时就是当下,以究竟的真实相来看,任何一个人,不管是我跟大家分享,还是任何一个人来分享金刚经,我们能分享、能说的能力来自于哪里?就来自于自性,来自于觉性,来自于空性。所以说能说的本体,它本身就是自性本心,就是真心,就是本自能觉、觉而本空的佛性。同样的,所有的听者在听的时候,就是闻性在听,空性在听,觉性在听,佛性在听。
所以说“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时,就在我们诵经的当下。佛,即是自性本心,自性本心就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本自具足。那么这场法会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它是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古印度的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吗?对于我们诵读金刚经的人而言,这个法会就发生在你诵读的当下。在你诵读的时候,《金刚经》的法会就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来到了你的心里,就在当下发生在你的觉性之中,映现在你本自具足的佛性之中,你听到它了,这就是觉。
所以说从名相上而言,这里面有一个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里面也包含着很多的故事,比如说为什么叫做祇树给孤独园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具体讲了,大家可以去了解关于祇树给孤独园相关的故事。它在名相上是有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但是当我们在诵读经典的时候,所谓的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就是我们的当下之心。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些比丘众在什么地方呢?其实,除了自性本心本身是佛性,是觉性,是空性,是如如不动的本体,是佛以外,其它所有映现在自性本心中的一切,一切跟生命有关的现象,都是大比丘众。作为一个修行人而言,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追寻佛法,为了修行,为了达到生命的觉悟。所以说我们所有的思想、情感、感受、念头等等这些都在朝向着觉醒的方向。所谓佛法,就是以觉醒的方向作为自己生命唯一的方向。所以说我们的生命中的一切活动都要置于佛法光芒的照耀之下。那么被佛法的光芒所照耀到的我们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每一个念头,就是比丘众,我们每一天生起的念头何止1250个呢。所以说在很多经典中会有千千万万甚至有数不清的各种不同的众生,其实它都对应着我们内心每一个不同的念头、情绪、思想等各种现象。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众生就是我们心中无常生灭的念头。
尔时,世尊食时。尔时就是指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那个时候其实就是这个时候,它是无二无别的。世尊食时,世尊,是在佛经中对于佛的一种尊称,因为佛有很多的不同的尊称,世尊是其中的一个尊称。什么是世尊呢?世尊,就是世出世间最尊贵者,世代表世间,世间就是红尘世间,出世间,就是指通过佛法的修行到达了自由解脱的智慧彼岸。而觉悟了自性本心的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就叫做世出世间的最尊贵者,就称为佛,称为世尊。食时,就是吃饭的时候。对于修行佛法的人,什么是修行者的食?这个食指的就是佛法。《金刚经》是觉行圆满的佛陀所讲授的经典,当我们在诵经的时候,就是在为我们的心灵补充营养,不断的补充空性智慧的营养,直到把我们的整个身心所有的无明、执着破除掉,所有的痛苦、烦恼破除掉,最后成为一个觉醒的人,一个觉悟的人。
着衣持钵。着衣,着什么衣呢?着法衣,什么是法衣?金刚经就是法衣,所有一切佛教智慧经典就是法衣。持钵,钵,是用于装饭的,所有一切智慧的经典、智慧的食粮,它都需要一个载体来承载它,承载的这个道具就叫做钵。那么什么是承载智慧粮食的道具呢?这个道具就是佛经,就是以文字相体现的佛经,包括书本经典,包括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在分享的时候,在讲解的时候,所讲出来的所有的语言都是衣,都是钵,叫着衣持钵。
那么粮食在哪里?粮食就在这衣钵之中,就在这智慧的经典之中,就在这智慧的经典映现在我们自性本心之中的时候,去开发我们自性本心的空性智慧、觉性智慧、定力、慧力、观照力、精进力,无私无我的这种慈悲精神、智慧精神,这就是食,即法食。
入舍卫大城乞食。乞食,是谁在乞?是诵经的人在乞,向哪里去乞?向我们诵读的经典中去寻找能够让我们的智慧不断增长的精神食粮。虽然说乞食,但其实最究竟的智慧之食,在我们每个人自性本心之中本自具足。如果你还不知道你有这样一颗本自具足的智慧本心,那么你就需要去寻找祂,去追求祂,去追寻祂。这个过程就是乞食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性本心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也是观心的过程。当最终达到了对自性本心的了悟,当我们见到了自性本心的时候,就不用再乞食了,因为这个宝藏已经在你的心中。其实祂一直都在你的心中,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见到祂,所以你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去见到祂。当你见到祂了之后,祂就一直在那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城,这个城是什么呢?包括前面说的舍卫大城,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身心。次第乞已,从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意、从六根六尘对境、从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去观照和体悟世界和生命的真性、真相,这个过程即是追寻真理的过程,即是次第乞已的过程。如果把佛法的修行理解为向外面去追寻某一个东西的话,那么就理解错了,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身心中去寻找祂,去追寻祂。
次第乞已,次第,在佛教的修行中,有不同的次第,四圣谛“苦、集、灭、道”,缘觉修,观照十二因缘。还有观心的法门、念佛的法门、观想的法门等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不同的法门,有不同的修行次第。作为观心来说,可以观照身体的空性,观照内心现象的空性,观照自心本体的空性,观照一切万法的空性,这就是次第乞已的内容,也是修行的内容。
次第乞已之后怎么样呢?还至本处。这句话太重要了,还至本处。还,既有归来之意,也有返回之意,就是要回归到自性本心之处,回到我们生命最根本的根本之处,也就是真心,也就是佛性,也就是觉性。到了本处之后,也就到家了,到家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到家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追寻的了。因为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自性本心,已经见到了自己的自心本性,从此即可安住于自性本心之中。而这个自性本心就是金刚,就是般若,就是波罗蜜多,就是经,就是菩提,就是彼岸。当别人有疑问需要给予指点的时候,“经”——从迷惑到觉悟的方法、路径、智慧,就从“本处”——自性本心之中流出来了。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一个到达了自心生命本处的人,一个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人,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每一项都是很平常的,都是很安详的,都是很自在的,很安然的,很从容的,既非常地平常,和光同尘,又非常的宁静安详,落落清静,了无挂碍。最究竟的智慧,就隐藏在这些最平常的行为之中。金刚般的智慧,能断无明的智慧,空性超越的智慧,能到达彼岸的智慧,就在这“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样至为平常、至为朴素的行为之中。同时这句话还隐含着,“饭食讫”,所有的佛法的资粮,你都已经吃饱了,“收衣钵”,要把衣钵收起来了。衣钵是什么?刚才已经说了,我们诵经的时候就是指这些经典,还包括六度万行等各种表现形式,各种修行修炼的方法,各种修行的过程和现象。当我们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法喜充满,安详自在地安住于自己本自具足的自性本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所有的一切“衣钵”,各种工具道具就可以放起来了。“洗足已”,洗足,足,代表行,行走、言行。对于我们在生活中的一切言行,虽然这时已经到达了“本处”,但是还是要常洗常清,在生活的每一个言行中去守护自己的心,洗去各种凡尘,不要被各种凡尘所污染了。特别是在刚刚见到自性本心的时候,在每一个当下都要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保持警觉,不被身心内外的各种现象所迷,清净、清明。“敷座而坐”,代表禅定的定力,坐下来了,安定下来了,禅定下来了,禅定在哪里呢?禅定在本处之中,本心之中,觉性之中,真心之中。
《金刚经》的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到这里就分享完了。第一品虽然不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自性本心的角度去深入地体会、体悟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第一品就已经将整个金刚经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精神都已经涵盖在其中了。这段内容已经把一个人从如何听闻佛法——如是我闻,如何修行佛法,寻找真心,寻找自性的过程——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个过程即代表这修行的过程,一步一步不断深入,一层一层不断递进,一层一层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后达到还至本处。还至本处,金刚般若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见到了自性本心之后的修行,就是安住在真心之中,在一切工作生活之中,禅定于自性本心,禅定于金刚般若智慧,禅定于空性,禅定以觉性,禅定于觉照,然后随缘应对所有的一切,随缘自在,自在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