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友谊与自我激励:盛唐时期董大与高适的不凡故事

2024-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丹菡

在盛唐时期的中国,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文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董大和高适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深厚的友谊,更是一种在逆境中自我激励的力量。

董大,一个精于古琴的乐工,深受宰相房琯的喜爱,而高适,一个久不得志的文人,家境贫寒。他们的相遇,是一场命运的邂逅。在风雪交加的冬日,他们在河南睢阳相遇,董大弹奏着美妙的琴音,高适则赋诗相赠。这首诗不仅宽慰了董大,更激励了高适自己。

然而,命运却将他们推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分别后,董大流落民间,而高适却一路高升,直至封侯。尽管他们的命运迥异,但他们的友谊却从未改变。高适在逆境中的自我激励,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深地影响了董大。

高适的那首《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样,达观、豁亮,给人以希望。它们如白日焰火般耀眼,照亮了送别诗的世界。

在盛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圈中,董大、李龟年等乐工才华横溢,而高适、杜甫和李白等文人则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文化圈。

董大和高适的故事,是一种在逆境中自我激励的力量,是一种在逆境中对友谊的坚守。正如诗中所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逆境中,让我们学会自我鼓舞,勇往直前。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别董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