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励志上帝已死

真正的穷,是刻进骨子里的自卑与畏缩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1845人  野芽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听起来很荒谬,但在一定范围内,它却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真正的穷,是刻进骨子里的自卑与畏缩

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团体中,那些最缺乏参与团体技能和特质的来访者----也正是那些最需要接受团体治疗的来访者,却最可能得到失败的治疗结果!这种越匮乏的人将愈不幸的现象,早在《圣经》中就有记载。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举个例子,一个患病的有钱人,可以通过钱去获得更多治愈自己的医疗与护理资源,而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穷人生病,只能等死,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谈竞争?

表面上看,马太效应是资源配比的两极性造成的,但本质上确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两极性造成的,因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也完全可以逆袭。

马云曾经一无所有,一开始他做英语翻译社,做的非常差,几乎穷到连交房租都成问题,但是为了想办法“活过今天”,他把翻译社“一分为二”,将所租的房子劈了一小块地用来卖礼品,在卖礼品的过程中,他发现卖礼品很赚钱。

或者说,从眼下来看,卖礼品简直就是赚大发了,但是当他好不容易得到赚钱机会时,他并没有只看眼前利益,而是坚持“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独特的价值”的原则,在能赚到钱的时候,掉头重新开始再创业。

马云认为一个组织如果不能解决社会的问题,就不能长久,要创造一个伟大的企业,就要解决伟大的问题,这样一个看透商业本质与游戏规则的人,自然会有钱去找到他。

记住,现在并不单纯是一个“人找钱”的时代,更是一个“钱找人”的时代,因为,太多的富人手里聚集了过多的钱,存银行只会贬值,他们要用钱去找到有才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应用这笔钱生出更多的钱。像马云这样的人,天使投资人怎么会不愿意在他身上注资?因此在马云未来的事业生涯中,凭借着“解决用户需求,创造独特价值”的理念,1990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获得了国际风险投资的2500万美金的投入。

关于马云,其实,真正触动到我的是另外一则故事,即他学外语的经历,第一次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我立马觉得这家伙真是不得了。

下面是马云学外语的故事:

怎样才能免费跟着老外学外语呢?

我们一般人都不好意思主动找人搭讪,即便你脸皮够厚,你还需考虑到每个人的自我防御心理,也就是说你厚脸皮去向别人搭讪,人家肯定会觉得你莫名其妙或不怀好意,而竖起自我的心理防卫。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马云极聪明,他想到在杭州西湖边的饭店门口读英语,并且总是读错,外国朋友听不下去了,就会来指正他,这样一来就有谈下去的机会了,然后,再热情友善地提出他可以免费给外国人当导游,这样就有了真正的交流机会了,所以,现在你们看到的马云英语口语顺溜、地道。

为什么我被马云这个事例震撼到,因为这里包含了很多个层面的突破。

第一个层面,是意志力:

我们通常也会想到主动找老外搭讪来学习地道的英语,但是通常只是想想,要不了多久我们便会觉得困难重重,认为此想法不可行,最终草率放弃,而马云却能够认定自己的想法可行,并付诸行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高度的自尊:

说实话,在饭店门口读英语的事,我是做不到,我首先就会自我否定,觉得自己这样做像个神经病,但是一个真正高自尊的人会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马云很从容地在饭店门口读错误的英语。

第三个层面,灵活性与创造性:

打死我也想不到在饭店门口读错英语的法子来解决如何搭讪的问题,这家伙的思维完全没有受到任何东西的限制,这不是任何一本书能够教会的,这是只有精神世界真正自由的人,才能够呈现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第四个层面,还是归属意志力:

一件事情坚持做才可能入其髓,精其道,挖掘到意想不到的宝藏,马云能够坚持去西湖边搭讪外国人,使他开始思考外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他所已知的不同之处,并反思他父母老师交给他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因此他不仅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这对他后来的管理与经营战略,你能说没有起到本质上的助澜作用?然而,这一切要归功于他的坚持不懈,也就是克服一切障碍做下去的意志力。

真正的一无所有,并不是经济上贫乏,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贫乏。

我的一位朋友,才27岁的他就告诉我:“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赚钱的能力了。”

我问他何出此言,他给我举了种种自己失败的事例来证明自己“没有赚钱能力”这件事,我当时只是沉默不语,因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时,我们的自我否定只是为了逃避困难,我们沉睡在自己为自己构筑的“我没有能力”的谎言里,来逃避“有能力的自己”要面对的困难。

“没有能力”潜在的意思是,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目标,所以,我不如现在放弃。对自己能力的彻底否定与对成功路上重重困难的逃避携手共谋,塑造出了真正“一无所有”的穷人。

真正的穷,是刻进骨子里的自卑与畏缩;

而真正的富裕,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与敢作敢为的担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