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剧《搜书院》故事发生地“琼台书院”
本文被指为“违反《互联网...法》”而被封。“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请读者朋友们见仁见智吧。
琼剧(海南省简称为“琼”)有一部名为《搜书院》的著名剧目,它是根据一个广泛流传在海口地区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据传,清代雍正年间,谢宝时任海南琼台书院掌教,书院中有一张姓书生,偶然邂逅琼州府镇台的婢女翠莲,二人一见钟情,从而引发了镇台夫人“搜书院”的事件......。
琼台书院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中山路8号“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是清代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创建的。相传是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丘浚: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书院由此得名。
“奎星楼”是琼台书院的主体建筑,建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是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位于中山路东侧的“瓊臺書院”大门,也是“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省幼儿师资培训研究中心”等四单位共用的大门。
下图、进入大门左转,即可看到琼台书院是一独立的二进四合院形式的古建筑群,这是书院的正门,左侧窗口为售票处。“海南省教育史志办公室”现也设在书院内。
下图、正门楹柱上联:金榜題名曾向吾門求鼎筆
下图、下联:蟾宮折桂須從此處借天梯 壬午 沈鹏
下图、《琼台书院扩建记》,刻在正门左侧壁中四块黑色大理石上。
下图、琼台书院示意图
下图、第一院落全貌,右侧房屋为“第一书画展览室”,左侧房屋为“第二书画展览室”。
下图、这是进入第二进院落的穿堂通道,对联:院開瓊臺師承百世弦歌在 地居府城教澤千載勝迹留
下图、通道左侧壁中镶嵌的石刻壁画,由于壁画较大,分三次拍摄。 此为右起第一部分,右侧文字为:弦歌不輟是瓊臺,佳語頻提盛毋衰。萬紫千紅園裏樹,倘應謝寶手親栽。 贰仟零贰年书贰拾壹年前舊作 瓊臺書院 沈鹏
下图、第二部分
下图、第三部分
下图、通道右侧壁中镶嵌的石刻壁画《搜书院》,由于壁画较大,分三次拍摄。琼台书院是粤剧、琼剧《搜书院》故事发生地,关于“搜书院”的故事,请看本文“附录”。
左起:第一部分,“风筝断线”、“题词寄情”、“相见倾心”、“起程遭打”、“倾情道苦”。
下图、第二部分:中:“倾情道苦”、“恩师仗义”、
下图、第三部分:左起:“据理斗凶”、“郊野脱身”、“妙计救险”、“终结良缘”。 壬午夏日于海口琼州 邓子徵
下图、通道北口的对联上联:為重修瓊臺書院題 歲在壬午季秋月上浣 傳道授業思報國
下图、下联:攻書勵志為興邦 龍岐村敬贈 謝寶後裔春望撰聯 鄭志聰書
下图、这是最后一进院落中的奎星楼、讲学堂全貌。
下图、第二进院中的石柱对联上联:大清道光元年辛巳春二月重建書院 法三臺以開基為國儲材廣羅英俊
下图、下联:經百年而再造向離乘運大啟文明 掌教定安莫紹德 題並書
下图、一层篆书门额:講學堂 对联:樹老花偏嫩 春融枝亦樛 掌教謝寶詩句 後學※※敬題
二层篆书门额:奎星楼
下图、这是一层讲学堂内的焦映汉石雕像和堂内的桌椅等陈设
下图、堂内楹柱对联:上联:養乾坤正氣 瓊台書院修建落成海南生色
下图、下联:育天下英才 甲子春日 七八老人 麥華三書
下图、琼台书院创始人、进士,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雕像
下图、一层讲学堂全貌
下图、二层奎星楼内的陈设,唯独没有“奎星”的塑像
下图、这是位于二层西南隅的掌教卧室和室外陈设
下图、卧室内景
下图、这是在二层奎星楼拍摄的最后一座院落和通道北口,通道左右的房间为展室,展览内容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这是立于讲学堂后院的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所立的《创建琼台书院碑记》,碑文详见附件一。
下图、清乾隆十八年(即公元1753年)所立《建奎星楼碑》,碑文详见附件二
下图、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所立《重增琼台书院膏火碑记》,碑文未录。
下图、乾隆丁亥年(即乾隆32年,公元1767年)所立《添设琼台书院斎舍经费碑记》,碑文未录。
附件一
《創建瓊台書院碑記》
大海之極南煙波萬頃中涵奇甸而巨靈神臂五指矗兀如小昆侖其扶與磅礴之氣與海光相映鐘秀于人英賢
輩出蘇子瞻稱衣冠禮樂班班蓋子宋而已然至於明而極盛北方之學莫能或先若邱瓊山海忠介之文章氣節
尤其較著迨其後而少衰矣今聖
天子崇學右文禦制訓飭士子文勒之學宮諄諄誡勉聖道與王化並驅薄海內外罔下雲蒸霞蔚瓊之科名業已鵲起
而報南宮者猶遲遲有待得非學出多門言人人殊而教無專師作輟相半乎每念文教之興在士子固宜爭※※
拔而羅致而知涵而濡之激勵而裁成之則在留心學校者出大力而興起靡靡也鵝湖白鹿朱陸講學其開一時※
雍濟濟如勉斎仲默世昌之徒皆廣其師說以昌明理學後人不能望其肩背近世如茅鹿門分守天※設書院以
造士四方之士宗之其成就而上者躋巍科著偉業名公巨卿指不勝屈次亦多所建白以自鳴於時夫非成效之
可據者耶餘自維陋劣抱愧前賢而勤宣德教扶植士氣之思未嘗一日忘爰於署之西丁字街得地廣若干丈袤
若干丈面勢程功謀由獨斷前為課廳中為講堂左右翼以長廊俱五楹又其前為大門大門之外建石坊顏曰瓊
台書院志其地也是役也雖無文壁雕甍輝煌金碧而宏敞完同軒豁生明一切土木瓦礫工役之需約費六百餘
金捐之薄俸不假助援複置義田若干畝以供廩餼延名宿為師聚闔郡生童講貫其中月有課日有程諸生有※
於自給者或省試無力者亦得仰資歲租以繼其不逮而總以瓊山令經理其事於是乎學無※歧教歸一轍乃※
諸生而告之曰毋口耳從事而精誠是輸毋純盜虛聲而敦篤是務毋入見悅而出見不悅爾朝于斯夕於斯敬業
樂群而激昂奮發將淬礪之餘光鋩立見如錐處囊如硎發刃黼黻休明潤色鴻業無負海山之靈而文章氣節※
邱海其人輝映後先余即不敢邀功而嘗夙有深心引盼於是是亦與有榮幸矣用※石以為多士規
分巡雷瓊兵備道武功焦映漢撰
康熙四十九年秋月 立
注: ※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附件二
建瓊台書院 奎星樓碑
余※奉
簡命觀察雷瓊※※之所恭逢
皇太后萬壽是科瓊士※※者四人咸以海外士子省試維艱前此中式者科不過一二人或競虛無一
人連茹※征從未有如此科之盛者因歸功於餘餘固愧不敢當但以振興學校養育人文餘亦與
有責焉瓊舊有瓊台書院日久因循幾扵廢棄餘為俢復更新乃考取生童延師訓誨給以膏火罔
以※※時至書院親加考課厚為獎勸考課之餘循覽書室謁院後奎星亭卑小湫隘非所以煥文
※而騰士氣因※建樓屋三間中祀文昌奎星※為諸生肄業之所層樓奕奕放開眼界而鏗鏘之
韻上建※※※※之光直達鬥漢將來騰蛟起鳳如邱文莊之德業當必有後先輝暎者乎落成之
時值鄉試※發※士人※※※四人其一人則大雅母音居然首※※固由我
國家道隆化※※※※※雖僻在海濱靡不爭字濯磨以拔出扵百千萬人之上顧掄元之慶適當餘與
建斯樓之年餘於是竊幸所言之有徵扵今必有驗扵後如多士尚其講學窮理務期讀書立品※
為※※正士※有用之才以為異日奮興之路是則余復修書院創建奎樓之厚望也夫
(以下文字缺失)
乾 隆 十 八 年 歲 次 癸 酉 五 月 榖 旦 立
注: ※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附录:
“搜书院”故事梗概
琼台书院是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发生地。当时,书生张日旻和琼州府镇台的婢女产生爱情,镇台震怒严惩婢女,婢女逃进书院求救,镇台派人追至,书院掌教谢宝仗义执言,门前挡驾,并机智地乘夜将婢女送出城外,使张日旻与婢女终成眷属。琼台书院随着《搜书院》而蜚声海内外。
《搜书院》的故事发生在清雍正年间,某年九月重阳节那天,琼州府镇台署的使女翠莲陪镇台的小姐出门放风筝,二人正玩得高兴,不料想风筝牵线意外地断了,随风而去的风筝最后飘落在琼台书院内,被院内一书生张日旻拾到,张日旻在风筝上题写了小诗一首,不久翠莲寻筝而至,遇见张日旻,见到张日旻手中持有已写上小诗的那只风筝,不免心情动之,讨还风筝之际,二人一见钟情,便互倾心绪。翠莲诉说了自小为婢的苦难身世,张日旻深表同情。
当翠莲将风筝归还给小姐时,镇台夫人发现了风筝上的那首小诗,于是便借故诬说翠莲与张日旻有不轨之举,在严厉的拷打,百般折磨之后,夫人打算将翠莲卖给道台作妾,翠莲虽被害得死去活来,但并不屈服于强暴。在一风高月黑之夜,翠莲女扮男装逃出虎口。此时的翠莲已是举目无亲,转想到书生张日旻,诗文是他写的,人也极仗义,便逃到书院找到张日旻。身为一介书生的张日旻带着翠莲求救于时任书院掌教的谢宝先生,谢宝先生极其同情翠莲的苦难身世,更赞赏他们俩大胆冲破封建思想牢笼的行为,收留了这一对情人。镇台听说翠莲逃到书院,愤怒之下引兵包围了书院,声言要搜查书院,逼挟书院交出翠莲。危难之际,谢宝先生不畏强暴,坚持正义,据理力争,借口武官(镇台及海南地方最高级武官)不能随便搜查书院,并要与镇台一道到州府找到道台大人论理。镇台无奈,只好应允相行。利用此机会,谢宝先生巧妙地将翠莲送出城外,镇台搜查书院的并找到翠莲的计划就这样落了空。
此后,张曰旻和翠莲在乡下结为夫妇,翠莲操劳家内外一切家务,张曰旻则发奋读书,后终于考中进士。据说琼台书院的魁星楼二楼中梁曾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就是当年张日旻考中进士后朝廷所赐的。 (本文来自“同程旅游”网页,文中的部分错字已改正)
请看下集:琼台书院博物馆(1)、(2)
原题:(原创)琼剧《搜书院》故事发生地“琼台书院” 2015-02-01 17:38 发表
2018.12.31 阅读(1055)| 评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