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IT·互联网

互联网娱乐是否让孩子变得更蠢?

2016-12-30  本文已影响87人  曹喜乐

《波士顿晚报》的读者们,
像一片成熟了的玉米在风中摇晃。
当暮色在街头暗暗加快步子,
在一些人身上唤醒生活的欲望,
给其余的人带来了《波士顿晚报》。
——艾略特 《波士顿晚报》节选

在这首诗中,这个世界至少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很活跃的,由于某种欲望唤起后去搅动这个世界,这部分人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的人,都只是等着晚报来消遣。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很少读晚报了,但晚报的替代品比比皆是,比如说微信。随处可见年轻人在玩手机,用微信。这也正是鲍尔莱恩《愚蠢的一代》中所认为的年轻人被多媒体娱乐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没有去学习和提升自我。在快速发展的多媒体环境中,与只是等待晚报的中年人相比,青少年受到更加激烈的感官刺激,无法专心做事。

《愚蠢的一代》通过对青少年各方面的调查数据分析,青少年与前辈相比虽然拥有更多触手可及的信息和知识,但并没有比前辈拥有更多的学识,甚至缺乏一些基础常识。新技术限制了青少年的视野,他们对自己关注的青少年文化如数家珍,只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世界与小时代,却对更加宏观的世界视而不见。这些孩子们知识贫乏,讨厌读书,被电子屏幕占据过多时间。青年并没有形成独立怀疑的精神力量,对传统肆意亵渎、对知识不闻不问。

看似愚蠢的一代人在各方面表现都不是很好,但他们真的有那么糟吗?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多媒体娱乐中难以自拔?这“愚蠢”的诅咒是否应验,我们是不是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退化甚至被取代呢?

青少年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多媒体娱乐而不是学习。多媒体总是给人即时满足,欲望满足后人总是想要更多,自此自制力会下降,很难坚持一段时间来做真正有成效的事情。对于青少年,延迟满足感、自我克制是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所必须的。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对几个小孩子说如果坚持15分钟不吃这些糖,之后会得到双倍的糖。很多小朋友受不了诱惑都吃掉了,那些坚持不吃的孩子在后期追踪中比吃掉的孩子在学业等各方面有更加好的表现。他们更加有自制力,并且为了得到更好的东西愿意忍耐付出,这是做很多事情所必须的。

同样有一个说法是班级中10到15名的孩子通常会比其他的孩子有更大的成就。因为这些孩子在班级中是受到忽视的群体,他们既不像前几名被老师捧在手心,也不会像后面的同学受到老师的催促与批评。他们在智力上与前几名并没有打的差别,而他们受到忽视。前几名的孩子可能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正向激励,而十名左右的孩子会习惯于被忽视,长大后便可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一些事情,这样更容易获得成就。因为成人世界很少有像学校那样的激励,很多事情也需要积累与坚持,需要延迟满足感。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制力和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多媒体科技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满足欲望的手段,人们总是被更刺激、更快满足的方式所吸引。孩子们相比成人更加容易受到诱惑,各方面都深受影响。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们难免自制力不如前人,在很多调查测试中的表现整体有所下降。这种愚蠢更多的是因为技术及时满足欲望而导致的心智模式的退化。

这本书用愚蠢的一代来形容现在沉迷于新媒体而远离知识的年轻人,质疑技术对青年人的影响。但技术会不断发展,更加便利人们的生活,娱乐也成为现代人解决温饱之忧后的重要需求。那是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比一代更加愚蠢?计算机阿尔法狗战胜李在石,是不是我们以后逐渐会被计算机所取代呢?

青年人应该和前代人相比还是同辈相比?我认为青年人应该与同代相比,而不是与前辈相比较。每一代人在初期成长时都会受到怀疑,如垮掉的一代。中国的80后之前也备受质疑,现在还不是挑起了社会的大梁?前辈们积累了很多知识和阅历,这是年轻人无法相比的。同代人处于相同的社会境遇之下,更加有可比性。这群年轻人是一代可以放开物质压力,完全按自己喜好自由生长的一代。自由生长会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用再为了生存而做自己不想做的。

《愚蠢的一代》中希望青少年多读书,培养公民意识,更加关注国家和人类的发展。人类历史上,思考宏观问题的都是少数人。对于思想史的贡献也是占人群少数的学者做出的。青少年有乐趣地关注自己喜欢的小世界和小时代,这是具有年龄阶段性的。中学时很多人会读过郭敬明的小说,好像大学以后很少有人会去读郭敬明的书。青年逐渐步入社会,他们便不得不成长,适应社会并发展自我。作者写书的时候,那时的青年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中也不乏扎克伯格这样做出成就的人。

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获取空前便利,这也使得人们的大脑用于记忆的部分被搜索所替代,脑中记忆的信息变少,在各类知识测试中水平下降很正常。对于我现在,记忆准确的文史知识难以与高中时相比,我可能记不清年份,但是我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很快得到这些信息,为什么要占用精力去记忆这些呢?

若是从青少年时期的表现便将一代人定义为愚蠢的一代,过于武断。从个体角度来说,很少有一个事件可以彻底决定人的一生,生命是需要长期和持续的积累的。处于生命初始阶段的青少年可能不是很懂事,但是生活与社会的磨练会促进他们的成长。除少数的天才,一般人在长期的积累后,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些事情。

作者在撰写此书时引用的调查和数据来源于2000年前后,当时的青少年约为十几岁,现在他们大多30岁左右,也就是80后这一代。他们现在大多已经工作,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主力。曾经的这些青少年中也出现了一些佼佼者。根据二八法则,百分之八十的成果由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杰出的成就永远是少数精英创造的,大多数人都会平庸地度过一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年轻一代也会有优秀的人,在愚蠢的一代中,总有那些不是很愚蠢的人会成为行业精英。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不会因为青少年沉迷新媒体娱乐而有太大影响。纵观历史上的伟人,他们都在25-26岁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如爱因斯坦和牛顿都在26岁前作出一生中重要成就。90后中年纪最大的一批即将26岁,很快就可以看看他们的总体成果。他们到底是不是如鲍尔莱恩所说的那般愚蠢,无法适应社会竞争与发展?

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年轻人在适应新事物,把握社会发展热点上有着中年人无法比拟的灵敏性。很多自媒体人和网络红人都利用新媒体吸引了大量关注,一篇文章可能获得百万的阅读量与转发量。这样的影响力是之前难以想象的。青年人沉迷新媒体娱乐方式,同时他们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更佳适应这样的传播方式,并且可以利用新的方式来促进自己的发展。

鲍尔莱恩《愚蠢的一代》中提到的很多现象确实在青少年中存在,是信息时代孩子们无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少受影响?心理学中延迟满足的方法可以提高自制力,让孩子可以抵制一些多媒体娱乐的影响。多媒体导致了人的心智模式的退化,不止是孩子们,成年人也在感官刺激中难以自拔。通过有效地提升自制力和培养延迟满足的心智模式,每个人都可以较少地受到外界影响而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书中认为技术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深受影响,变得愚蠢。但是技术会不断发展,那人类岂不代代倒退?昔日被认为是"愚蠢的一代"的青年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社会的主力军。随着他们的成长与积累,他们的一生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并非毫无希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愚蠢的一代,在对网络新鲜事物发掘与创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昔日沉迷的娱乐方式也有可能成为以后的饭碗。玩乐变成事业,现在也很常见。

单一事件的影响在《愚蠢的一代》中被夸大了。新的挑战往往带来新的希望。沉浸在多媒体娱乐中的青年人,恰恰可能是这一行的深度用户与颠覆者。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则可以通过延迟满足和自制力训练来在多媒体刺激下更多地去学习成长。

正如《波士顿晚报》一诗中讲到的,大多数人在等待晚报和信息,只有少数人被唤醒生活的渴望。这些人才是搅动社会、促进发展的力量。即使看似愚蠢的一代在担起社会发展的责任时,也会有自己的发展路径。所有的福音都可能是诅咒,诅咒也可能转化为福音。

本文为《愚蠢的一代》的书评,作者认为孩子在互联网环境下变得更加愚蠢,一代比一代倒退。

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是难以预测的。多媒体娱乐环境确实对孩子的心智有所影响,经过延迟满足和自制力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少受互联网的影响。

现在拿着手机的你,是否也觉得自己正不受控制地沉溺于网络娱乐呢?
努力延迟满足,放下手机,训练自己的自制力。大家都被技术驯化地更加懒惰时,你依然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锻炼自己的心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