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起人口失踪案,背后却是对清朝能臣干吏的大反
雍正八年初的一天,湖北麻城县涂某妻子杨氏和丈夫吵架后,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因为夫妻感情并不和睦,于是杨氏兄长听说杨氏失踪后便认为是妹夫杀人藏尸。而涂某也觉得是杨家带妻私逃,于是双方便各不相让打起官司!
没有真凭实据,于是杨家便买通当地小孩说看到涂某杀人。口供在身加之受不过严刑拷打,涂某只得承认抛尸于池塘,但衙役把附近池塘抽干,也没找到尸体。而这边两家官司闹大,就传到和杨氏出嫁有私情的男子冯大耳中。
此时杨氏正在自家,担心难以藏下杨氏,于是冯大连哄带骗地把杨氏送回杨家。而看到杨氏回家,杨家是叫苦不已。但事已至此,杨家只得将错就错地把杨氏藏到同宗杨秀才家。
古代功名在身,官府不能随意搜检。那杨秀才为什么愿意接烫手山芋呢?主要便因为买通证人是他的主意。另一边涂某屈打成招,涂家也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告到上级。而等省里打回官司,恰逢继任的汤县令接手此案!
汤县令觉得有猫腻,便从做伪证小孩入手,得知他是被杨秀才买通才做伪证。真相大白,涂某被释放,杨秀才也被县令以行贿包讼为由报请学政革除杨功名。按说事情到此结束,但被革除功名,吃大亏的杨秀才是一直怀恨在心。
直到一年多后,终于找到机会。这一天,赵家河沙滩发现一只剩白骨,杨秀才一听便让杨氏兄长指认这是杨氏之骨,以坐实涂某杀妻一事来恢复秀才的身份。杨兄本不该掺和,无奈杨秀才是因自家事被革功名,便只能依计行事。
验尸场上,县令认为此尸男女不辨,但杨氏族人不依不饶。不得已之下,上面只能派素有“干练”之名的广济县令高人杰来审理此案。雍正年间官场最重能员干吏,人人都以“能吏”自诩。
所以高人杰接案后便想:如果我接手此案结果跟汤知县的一样,那差事岂不是没有意义。于是为显示出自己的能耐干练,高人杰便想另辟蹊径,具体便是大刑伺候。
酷刑之下,涂某等不得再次承认杀妻之事,只求速死。口供齐全,但物证还有瑕疵,因为尸体鉴定出来是男尸。随后高人杰心思一动,将涂某头发剪下埋在尸体旁,挖出做实物证,再对涂某等各拟罪名交黄州府复审。
如果没有后续事件,高人杰可以说滴水不漏。但看到一干人犯遍体鳞伤,黄州知府觉得看出案件破绽百出。于是蒋知府细细询问下,屈打成招的众人纷纷改供。得知此事,蒋知府随即就命麻城县把证人押解黄州再行审讯。
高人杰这下子,似乎碰到大麻烦。其实只要证据得实,几个人的翻供不是事。真正让高人杰麻烦的,是朝廷对于人命大案历来设有期限,不能无限拖延。如果没有特殊缘故审理逾期,主审官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高人杰接手案件后造伪证、用重刑,已经耗费多时,如果再审“逾期”处分肯定逃不脱。因此真相对高人杰来说已不再重要,他眼下最关注的是怎样才能不背处分。想来想去只能在“特殊缘故”做文章:只要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审理延期,那处分就能逃掉。
那高人杰是用什么“特殊缘故”呢?其实就是检举汤县令,称自己办案延期是受汤县令误导,是汤县令指使书吏装点尸体、替换文书,文过饰非才会致使延期。至此,涂杨两家的官司已变成高人杰和汤县令的官司。
高人杰想把水搅浑,但精于刑名的蒋知府直接奔向问题关键:尸体。经过再次验尸,最终确定尸体是男尸,也让高人杰的狡辩变得苍白无力,随后蒋知府便以高人杰审理逾期上报。
然而高人杰此时却称,蒋知府所验尸体已被汤县令掉包。此时距涂杨两家官司已过去整整三年,省里只得派人再次复验。但尸体男女问题还没解决,却又查出新问题:汤知县在的呈报词里,改过验尸记录里的一些字句。
高人杰峰回路转,于是抓住机遇抨击汤知县掩饰问题。事已至此,湖广总督及巡抚也开始向高倾斜,一方面参奏汤知县玩忽职守,一方面又改派黄知县来审理此案。这黄知县也是位“能员”,如今黄知县不想步高人杰的后尘,便只能将这桩惊动全省的大案尽快定案。
于是此后一年半,知县照着这思路对麻城县简直是惨不忍睹。主犯、从犯以重刑日夜熬审,此外有8名人证被杖毙、21位无辜亲属因往来拖累而死,至于因此倾家荡产者则高达百人,
最终,涂某、改文书书吏以及汤知县拟绞刑。从雍正八年年杨家告涂某杀妻到雍正十三年八月初,就在刑部复核下达十来天,长达五年的反复诉讼就要结束时,杨氏是却被找到了!
始作俑者杨氏被人无意发现,那所有伪装便不堪一击。最终,杨秀才斩立决,杨兄绞监侯,杨氏则由丈夫涂某收领听其去留。至于高人杰与黄知县各领处分,因逢乾隆登基大赦保命!
谁又可曾想到,一起普通的人口失踪案,最后竟演变成令人唏嘘的结果。雍正喜欢“能吏”,便难免有官员表现出如高人杰一样的“能”,但他们搞定,只靠着突破原则与底线得到结果。
整个案件中,高人杰所有考虑都只围绕成全自己名声,至于双方诉求性命则统统不重要。正如古人所说:德才兼备是圣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德才俱无是庸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做人做官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