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读书婚姻育儿

NO.4《为何爱会伤人》武志红

2020-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edgar_
《为何爱会伤人》武志红

前言:

读这本书的缘由是想从亲密关系角度来看待社会的一些问题,其次,几本书都是武志红写的,肯定会有反复的内容,而反复的内容必定有许多价值。

正文:

恋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恋爱关系是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重要亲人关系模式的再现。换句话说,对于所有人而言,恋爱都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轮回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温童年的美好,但又修正童年的错误。在与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的关系中,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修正童年的错误”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但到了恋爱关系中,恋爱双方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于是可以将童年那个改造坏父母的梦想付诸实践。但没有人愿意被改造,所以恋人势必会和你作斗争,这就造成了种种婚恋的冲突。

第一章:

我们通常会看见一个人疯狂迷恋上另一个人,就好比徐志摩疯狂的迷恋林徽因一样,但这一类人即使走到恋爱关系,也不会走很远,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恋人的真实情况,而他们爱上的只是自己虚构的理想对象,只是因为那个TA的一部分符合自己的理想恋人。这类人在没有追到对方之前,会疯狂的爱对方,但一旦追到,就会十分冷淡。因为在没有追到之前,他这个理想爱人的幻想没有破灭,于是就会爱的忘我,但一旦追到,发现恋人并不是那个理想恋人,便会放弃而离开,进而选择下一个。

之前,我会以为,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发生在帅哥美女之间浪漫故事,甚至还带一点传奇色彩。但现在发现,一见钟情的对象往往跟父母有些方面相似,此外还拥有与自己相反的性格。与父母的有些方面相似,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而每个人都想重温童年的美好,但童年往往都是父母陪伴的,因此为了重温美好,就会选择和异性父母类似的对象。喜欢相反性格的人,是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家庭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自我体系。意识上,我们会认为这个好,那个不好,我们要好的,不要坏的。但潜意识上,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和圆满,我们渴望吸纳那些不一样的品质来使自己圆满。

 

我们选择和谁在一起,一定有这样一个意思,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我想拥有他身上的某些品种。尽管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学会了用超级付出的方式来赢得爱与关注,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有时候也可以只考虑自己一下。但是,我们不敢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我们会在原生家庭遭到排斥,所以只能把这个愿望压下去。但这个愿望不会消失,它只是被深藏在潜意识里而已。

第二章: 

之前,一直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往往会去那些收入相对于低一点的体制内学校,而不是收入较高的校外辅导机构。今天,才知道,这是因为体制内的工作拥有较高的安全感。当我们还是蹒跚学步的婴儿时,我们不管多么投入的了解世界,身边都必须有一个大人,最好是妈妈。我们会偶尔回过头来看妈妈一眼,只要妈妈还在那里,我们就会继续的去玩耍。我们无数人极其缺乏安全感,有时候为了拥有“至少有一个人绝对不会离我而去”的安全感,甚至不惜将那个最重要的人变得乏味无趣,因为他们变成这样,那就意味着没人要了,那么我就不用担心他离我而去。

这一章的另一个新发现,便是“挡箭牌”在亲密关系中的使用。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一辈子那么长,谁还没有个错误呢。于是,当一件小事对方对我表达不满时,我们便会竖起“你曾经也这么错过”的挡箭牌,这样对方就无法因为这件小事而攻击我了,我们便将射来的抱怨之箭挡了回去。但,挡箭牌似乎可以保护自己,却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任何一个小小的不满和任何一个小小的快乐一样,都是一次心与心碰撞的机会,不管是喜悦,快乐,感恩,还是愤怒,怒气,嫉妒,甚至仇恨,我将我的感受告诉你,你将你的感受告诉我,这样我们才会建立起亲密关系。

第三章:

我总会看见一个现象,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做的特别慢,甚至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之前,我会认为是孩子能力有问题,但现在我发现,这是孩子的“隐形攻击”。当然,隐形攻击不仅仅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生活中处处可见,一个人明明能力很强,但就是会莫名其妙犯一些错误。这是因为,不管关系多么亲近,多么特殊,当你对另一个人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攻击性时,对方在第一时间产生的一样是愤怒。只是因为攻击的一方力量强大,我们无法直接表达愤怒,因此我通过犯一些低级错误来令你恼怒,从而完成我的愤怒表达。

 

这一章还有一个启发,就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丈夫希望自己妻子辞掉工作,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当时书中的解释可能是片面的,但不失为一个新的角度。因为一旦妻子辞去工作,担任起家庭主妇,妻子对家庭的贡献就会没有那么明显,而丈夫成了顶梁柱。这样,非常辛苦的丈夫就会在这个亲密关系中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都会把错误归结到妻子身上。丈夫的逻辑是这样的“我非常辛苦的付出,而你什么都不干,那么错的一定是你。”

第四章: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每次考完一个试,问他们考的怎么样,他们都会说,这次考得特别烂。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以为这只是一种过渡的谦虚和对成功的恐惧。但书中的一个例子让我明白了一些:A的父母重男轻女,A有个弟弟,因此如果A跟弟弟争夺什么东西,那么A注定什么都得不到。但每次A主动放弃和弟弟争东西,A反而会得到父母的同情而得到一些东西。这逐渐成了A的人生预期,每次只要不去争夺,觉得会失败,那么最终就会成功。我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

这一章的另一个启发,就是婆媳问题的由来。当今社会虽然开放很多,但仍然是重男轻女的社会,无数女性嫁到男方家里后,会遭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制造不公平对待的罪魁祸首通常是婆婆。这是一个可悲的轮回,先是婆婆进入这个家庭被忽略甚至虐待,她找不到同盟,无所依靠。但有了孩子之后,她的心有了牵挂,她找到了自己的同盟,心中淤积的怨气有了倾诉对象,孩子总是和妈妈站到一起,由此婆婆就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了过于亲密的关系。而当自己孩子爱上另一个女人之后,她的心又再次失去依靠,于是婆婆很容易去排挤这个年轻的女子,就像她当年被自己的婆婆排挤一样。

结语: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