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023-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BL冰蓝世界
一个人的故事,一个民族的史诗
今天把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完了。作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本小说不厚,文笔如散文般优美流畅,可读性很强。
关于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不乏少数,但往往集中在藏族、回族和蒙古族等多数派,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姜戎的《狼图腾》等等。对于人数较少的民族,则很少有人关注。我前段时间刚看完的李娟的《冬牧场》,就是讲哈萨克族生活的。而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则把目光对准了更加小众、更鲜为人知的鄂温克族。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作为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她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自述回忆的方式,向我们全景展示了鄂温克族人近百年来狩猎、生活和迁徙的情景,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向往自由,淳朴率真。火是他们虔诚守护的神灵,山川湖泊森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驯鹿是他们朝夕相处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