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散文尝试性探索)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阙散

不知从何谈起,不同地方的风总是给我以不同的感受。大约其风似人罢,不同地方的风镌刻着不同的风物人情,或呼啸或轻抚,诉说着风格迥异的山水佳话。浸淫其中,难免使人如痴如醉。

太原,山西的秋冬风是烈的。秋冬两季,那风真好似脱缰的野马。秋风一扫而过卷起落叶,冬风和着寒意刮透人心。太原的秋风不怎凉爽,但划过面颊却总得微微侧脸,奈何它不停留,总是扬鞭而过;那秋风中的一丝干燥总是令人不适的,但其中夹杂着凉却也模糊的叶香,不算沁人心脾,却也在不意中送来了秋意。想必名相狄仁杰仕起并州之时,也曾和着这秋风,指点了一番江山社稷,赞誉了一卷晋中秋景;但不知千古名相透过秋风,是否得以一窥大周的宿命所在。太原的冬风是尤为凌冽的。与秋风的恬静相左,太原的冬风总是呼啸着割裂静寂。太原的冬天算不得寒,却出人意料得冷。那嘶叫着的冬风踏遍城郭,将本不昭然的寒意撕碎成块,粗暴地撒落一地。得尝太原冬风,便尝胆寒之意。千余年前的冬夜,不知已然起势的李世民是否也在感叹太原的冬风不饶炽热如火的心;也不晓这骁勇的晋中冬风是否揭示了唐太宗冰冷的野心。

香格里拉,云南的风是粗犷而又宽阔的。漫步在香格里拉的高原上,迎面拂过的风端平着抚来,又端平着抚去。这风如同牧民,学会了在自然中不妥协、不狂妄地静静存在;这风虽静,但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却也不断回旋着、盘踞着,不吝于播撒草原的芳香,更不怯于展示自然的雄壮。有别于太原不意的秋风,香格里拉草原上的风永远迎面敞开怀抱;香格里拉的风更不像太原的冬风,虽昭示着自然的勃勃雄姿,却羞于广撒自然的脉脉情怀。想那平西王吴三桂征讨缅甸之时,必定也曾流连于香格里拉草原的雄风之中。不知他是否从这草原的风中,悟出了英雄的真谛。

北京的风是不温不火的风。若非是深冬,否则如今的北京甚难起风。说北京的风和煦,差强人意,北京的微风中偶含热浪,倒也的确舒适,可迎面打来却丝毫没有爽意;待得秋冬,北京的风也只是附和着北方特有的寒意、干冷地吹过。大体与别地相异,北京的风约莫只是风罢了,像是被谁吹起来的一缕气息,盘绕半顷便消散不见。那风吹来,倒是客观得很,个中夹杂不过些许耳语,听不出这座城的弦外之音。遥想忽必烈当年,是否与北京这微风相似,不过寻了个好去处罢了;而北京终究与忽必烈有甚联系,恐怕询问这些许风声,也得不出一个答案。

人循着风的脚步前进,风也探着人的足迹四散。华夏悠悠五千载,这个中历史谜题,或许也就只有匆匆前行的风,才能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但愿我们能在这风散尽前,跟上它的脚步……

2018年6月2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