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金科玉律》人际关系原则1:“他者”2

2023-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力法跳跳

1-3 理解。多数人知道自己想什么,却并不知道别人想的是什么。换句话说,“被别人理解”其实是一种稀有资源。各种宣传手段,或是学者演讲,知识交流会,理念宣传场合等,都无非是追求“被理解”。试图理解别人这种行为,本身就透露着充足的善意。而且只有理解了别人的想法,才能设身处地以别人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时再结合自己的视角,就比较容易找到两者的需求结合点、利益结合点或是共赢的机会。这样,就不容易产生“对你好的事一定有害于我”,或是“我觉得正确的事你也一定觉得喜欢”这种单一视角带来的误解。

书中的“卡耐基法则”强调,“不能真正地了解别人,就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这句话可以有很多解释,了解了别人,就有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自己,不会被自我的自大或是自卑等偏差视角蒙蔽。了解别人,才能找到令彼此都能接受的条件和合作机会,才能成就自己的目标,等等。但总归,理解别人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变成“他者”的过程,比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进一步,实现思想上的交流与共鸣。

人通过语言交流,是人在交流,而非语言在交流。许多时候人与人的理解会被语言和表达方式阻碍。在交流中,有时人们听到了某个词,瞬间会伴随强烈的情感波动,比如一些不尊敬的词,或是一些标签化的关键词等等。这些词语产生的情感波动立即切断了交流过程中的理解过程,一方迅速被“打标签”或是定性,然后双方开始就“标签”进行争吵。

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很容易理解。在理解能力不够的时候,“标签化”、二极化、通过关键词定性的方式很容易帮助人们得到结论,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不仅耗费精力,也并非能适应所有人的理解能力。如对于一个举重爱好者来说,比世界纪录高10公斤或是低10公斤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而对于普通人来说,200公斤和300公斤听起来都差不多,毕竟都是“几百斤”,都是自己举不起来的。

但是,“贴标签”行为的完成,也就代表理解活动的终止。人们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因此给别人贴标签的活动也就意味着无法真正理解别人。所谓“观人观交,听话听因”,人与人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话与话”之间的碰撞。有时候,跳过语言,观察其目标、诉求、志向,结合环境,能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他人。

1-4 赞美。如果说在人际交流中,既不愿意提供任何行为和物质上的帮助,也不愿意费时费力地理解别人,那还有更加容易,更加简便的“利他”方法。就是赞美他人。被帮助、被理解是他人的需求,同样,精神层面的“被赞美”也是一种需求。赞美别人也是“满足别人的需求”。

心理学原则部分,我们提到了人人都渴求“认同”,希望有所成就,希望被重视。这种“需求”,不一定是主观的意愿,而可能是潜意识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人眼巴巴地等着人夸他,这种情况确实少见,但是在被夸之后依然很开心。就像人们走在大街上,多数人不会刻意寻找帅哥美女来看,但是无意间看到之后还是会心旷神怡。微笑能让人感觉善意,赞美则是更加强烈的善意和肯定。没有人会讨厌被赞美,除非赞美特别虚假。

保龄球效应。十球失三,积极鼓励的教练会赞美队员打中了七球,而消极批评的教练会指责队员丢了三球。这种例子太过朴实,有点容易让人误解,就像半杯水的例子一样。在稳定的教练和队员关系中,到底应该鼓励还是批评,针对什么情况下该鼓励,什么情况下该批评,都不能简单地如此一概而论。

但是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两者的交往从无到有,或是遇到重大事件需要重新订立交往关系的时候,赞美才闲的特别重要。比如对于某项乐器的初学者,刚刚接触乐器老师和音乐环境,更多的鼓励自然能让其减少紧张和心理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乐器学习之中。然而,对于职业演奏家来说,外行人意识不到其演奏的瑕疵而基于的赞美往往不受重视,反而那些能听懂瑕疵,指出问题的人可能被视为知音。这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

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赞美”本身就是一种廉价的理解。因为,人们努力取得成绩,但是不会努力取得“不足”。所谓的批评和不足,是站在“他者”之外的角度评判“他者”的做法,而不是“他者”的天然视角。某人费心费力做了一件手工作品,可能有些不足之处。但是“手工作品从无到有”是此人的天然视角能看到的,而“不足之处”并非是其“做出来”的。也正是这个原因,站在“从无到有”的视角进行评判,赞美,鼓励,是符合“理解他人”的步骤的。

俗话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同样,“没有苦劳也有功劳”,即使什么都没有,大家也都喜欢听“好听的”。只不过,“赞美”虽然廉价有效,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意称赞别人。觉得好像称赞别人就是贬低自己,会让自己地位更低。那至少可以考虑一下,究竟是想赢得别人的关系,还是想赢得作为批评者的地位和高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