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要考试了

是的,如题,我们,老师们,也要考试了!
估计听到这一消息,孩子们会觉得特别解恨:让你们天天考我们,报应了吧,终于有人考你们了。出题的老师,题目出难点,考死他们!批卷的老师,多扣些分,扣死他们!
若孩子们有这种心理,我是极能理解的。但凡学生,哪怕就是学霸,恐怕都会有反感、甚至是厌恶考试的时候。考试虐我千千遍,我待考试如初恋的人,即便有,大概也屈指可数。
关于考试,坊间有形象的说法: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这不是我的心声,老天爷知道,如果没有考试,我会更喜欢做老师的。不用按考纲规定的去授课,不用出题,不用阅卷,不用看孩子们苦哈哈的脸……
更关键的是,考试对于我来说,跟一个噩梦差不多。其实我已经不能回忆出自己读书时在考场上的无助了,人们对于不美好的过往,是会选择性地遗忘的。但我常常会做和考试相关的梦,尤其是考数学的梦。
考场里,安静得能清晰听到无数笔尖在试卷上急切走动的声音,可我却看不懂试卷上的字,只知道有填空题,有计算题,至于这些题要怎样去做,我全然不知。我甚至不知道笔该怎样拿起来,更遑论写下答案了。我左顾又盼,我抓耳挠腮,我凄惶无助……满眼满心的茫然中,铃声响了,老师要来收试卷了。就在铃声催命般响个不停的时候,就在老师的身影越来越逼近的时候,就在心底疯狂呐喊和哭泣的时候,醒了,一身大汗,遍体冰凉,半天回不过神来。
我其实也不喜欢监考,我总觉得监考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除了发试卷收试卷时自己是个活人外,其他的时候,和木偶无异。与监考无关的事自然是不能做的,这是考场要求,也是职业操守。那么,什么是和考场有关的事呢?盯着考生,把一切作弊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盯着考生,一旦风吹草动,快速出击,人赃俱获。
是的,监考员存在的前提是,考生都是会作弊的,所以,必须要有人时刻盯着。发试卷收试卷倒是其次的了,不然,监考员发完试卷就可以走,到收试卷时再来便是了。
只可惜,不是这样的,监考员必须从头到尾坐在考场里,一前一后两个人,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去看考生答题,要大声回答考生的询问……不被信任的,不只有考生,监考员也一样,也是有作弊嫌疑的,你若违规操作了,考生是会举报你的。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空间里的两类人,互相监督,互相不信任。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根源不在他们自身,而在游戏的设计者,在于考试的初衷,在于杜绝各种隐患。
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有意识有组织的考试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甄选和部落成员资格的鉴定;若是以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首行“对策”作为国家选官制度的发轫,也有近2200年的历史;再退一步,以科举考试的创立为起点,距今也将近1400年……不管以何种方式计算,“考试”在中国,都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现如今,更有人夸张地说,“考试这种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既是一个普遍的范畴,又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嗯,此言得之,人类不绝,考试不止。
眼下,节气进入了“大寒”,时序进入了“四九”,在全国大面积大幅度降温降雪的情况下,期末考试来临了。一时之间,各种关于考试的段子犹如雪花般漫天乱飞。最有代表性的是某高校的试题,如下:请写出本课程的全称,开课的时间和地点,授课老师的姓名,本题共41分。
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个人判断,应该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也太过荒唐,如今的大学教育,居然能到这样的地步:学生不学习,老师没心胸!
但是,能有这么多段子手出来调侃考试,我倒是也很欣赏,我们的胸襟还是很宽广的,虽然久“考”,但也不“焦”。果然是久经考验的民族,抗压能力杠杠的。
可以骄傲地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这辈子考过的试,数不胜数;不考试之后,做过的关于考试的梦,也难以计数。这不,过几天,我们又要考试了,而且要被分出ABCD四个等级,再根据等级定来年的工作岗位。谁都知道,岗位决定工资。嗯,关系到饭碗呢,万不敢掉以轻心。
且尽心复习,安心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