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瑾瑜_cb3a

    ——与叙事的故事

生命即叙事,不让自己成为一座孤岛,而要好好地活在关系里,经营关系,给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转机。

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01

生活是叙事,叙事也是生活。生命和叙事紧密相依。

也许你会问,叙事是什么?叙事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流派,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

它影响人们更好的生活,更贴近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活出自己独有的生命价值和人生蓝图。

叙事群里,简短的交流总会触动心灵。

一段早安心语,特别好,摘记与此:

当我只看到对方行为的时候,我还没有看到他;

当我看到对方感受的时候,我才开始看他;

当我看到对方的想法和期待的时候,我看到了他;

当我看到对方的渴望,并滋养他的生命的时候,代表一颗心连接着另一颗心,这时爱就在我们之间产生了!

读到这里,不妨,稍稍停留。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对方行为的时候,就陷入了生气、抱怨里,于是矛盾和战争产生。那不是真正的我们,很多东西不曾看到,需要看向更多。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生气,和老公生气,就是我们只看到行为,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感受,需求,期待,还有渴望,完全被自己的情绪控制了,自动化地生气、愤怒、抱怨。这样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02

有一个朋友慧儿讲了她的故事:

她说:昨天下午我老公出去谈工作上的事情,我跟他说回来的时候顺便带一块生姜,我要煮麻辣水煮鱼。

可是到了下午六点他还没回来,换做以前我肯定会一肚子气。

可是,现在一要生气,脑子就会产生一个自动化的思维:

他这么辛苦的工作背后的心意是什么?他需要得到我怎样的理解和支持?

我想做煮水煮鱼给家人吃的心意是什么?我的渴望是什么?

——我和他都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好,开心过日子。那根本目标一致,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偷笑]

哇,好智慧的慧儿,跳出惯有的思维模式,看到老公和自己背后的心意,问题就这样开始转化!

慧儿继续分享:我和他吵,闹情绪,根本上就是让他重视我的叮嘱,重视家人的需要。但要是去吵,最后一家人晚餐反而吃不好,与我的本心背道而驰。

她继续看到自己内心的需要,看到即放下。

后来呢?

“他回到家很不好意思地说:刚刚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拼命在想你让我带什么的?我现在就下楼去买吧!”

“我轻松地说:看着时间晚了你还没回来,我就跟对门借了快生姜。现在水煮鱼已经煮好了,我们可以开吃了。然后他就屁颠颠、乐呵呵地去喊儿子了。”

慧儿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学习和看见。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多的看到自己的心意,对方要是理解不到自己的心意,就会难过或生气,抱怨,委屈、愤怒,然后行为上就是唠叨。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很重要。只此还不够,也要看到对方,理解对方,无论是大人,还是我们的孩子。

原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人们的心意、情绪和渴望,等待被我们读懂和看见,如果我们希望对方对我们好,请记得先尊重对方和看到对方。

原来不去理所当然的经营关系,会去想对方背后的心意和渴望。自然会给生活和关系带来新的转机。

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03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叙事?每个人,不同阶段表达可能会不一样。那么,奉上官方对叙事的描叙:

叙事心理治疗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让当事人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实现心理成长,也让咨询师对自我角色重新整理反思。

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师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在生命故事中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心理治疗是深受心理諮詢師和教育工作者們喜歡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不太喜欢诊断和分析,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对人充满好奇,拒绝给来访者贴标签。如果你是这样类型的人,欢迎你走进“叙事”。

怎么样?虽然官方说叙事是心理咨询师和教育工作者喜欢的,但是,叙事毫无门槛,毫无架子,适合所有人,无论是成长自己还是陪伴他人,都足够地温暖和疗愈。愿意学习,愿意成长,愿意好好生活的,都可以接触叙事。

说了这么多,啊哈,像是为叙事代言,其实只是在叙事的旅程走过一段,愿更多的人被叙事温暖,遇见美好自己。

愿你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瑾瑜说,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

很美,很暖……

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04

木易说: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叙事治疗~今天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叙事治疗的理念,只发现,不改变!!!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3点到校长办公室。

没到3点,男孩就到校长室门口等候,眼神迷离无光,情绪起伏不定,内心有能量在暗暗涌动。

没发泄完的愤怒,错误行为的自责,面对校长责问的恐惧,同学们即将看笑话的羞愧,还有可能找家长的担忧,这些负面思绪包围者这男孩。

但是,这些负面的电波,被远隔百米的陶校长测量到了,他去小店铺买了一包糖果,人类历史上最感动的教育即将上演。

陶校长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

校长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眼前的这颗糖像一颗炮弹,把男孩打晕了,完全没明白怎么回事。

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德啊。”

男孩被这第二颗糖彻底击晕了,随着那个卑微的自我随之倒下,之前的那些负面情绪就四处飞散。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几股奇妙的新的能量开始围绕着男孩旋转,良知之灯塔越来越亮。

男孩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在孩子开口前就收到了新的正面信号,心花怒放的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

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神里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 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宇宙边缘。

只发现,不改变,只陪伴,不批判,只信任,不怀疑,以充满平和美好的心态去发现对面的人的背后故事。

这就是叙事的精神,也是叙事带给我们的力量,心中充满力量,生活和工作也会带给我们美好和希望!

叙事:了解彼此内心的需要和渴望,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

(后记:感谢清秋、慧儿、花儿、小丫、莲心、瑾瑜、木易……感谢大家的真诚分享带给我的触动、学习和梳理,这份记录文字属于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