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国032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尚在上一次战斗中,与曹将史涣战斗获胜后,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本该是等兄弟们都凑齐了,然后一起杀过来,结果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够用了,就先冲出来,这回对阵的是张辽,三个回合不到,就毫无还手之力,完全被压制,这种年轻人就是这样,一时脑热冲出去,一旦遇到挫折就完全慌乱,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还会失败,只能先退回冀州,袁绍听说最爱的小儿子兵败,旧病复发,马上要死,死之前,在袁尚团队的指点下,立了袁尚为后嗣,本来自己败了就算了,现在是连整个家族都被他毁了。
袁绍死了,他老婆刘氏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袁绍生前喜欢的五个女人全都宰了,又怕她们在九泉之下与袁绍相认,还都毁了容,分了尸,袁尚怕这些女人的家属聚众上访闹事,先主动出击把他们都叫在一起,然后一块杀,这些事都弄完之后,袁尚正式宣布,自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北方地区的总负责人。
这时,袁谭,也就是袁老大,已经知道他爹袁绍挂了,就跟自己的团队商量,说,那边肯定是已经立了老三袁尚,审配逄纪肯定是要搞我们,现在如果去冀州,肯定要遭暗算,袁谭说,那可咋整,郭图说,这样,你先带兵在城外驻扎,我先进去看看情况再说。
郭图见了袁尚,此时袁尚已经很有最高长官的感觉了,先问他哥咋不来,郭图说你哥生病了,袁尚听说自己哥哥生病了,连问都没问一句,直接说,我现在是我父亲正式任命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我封我哥当个敢死队大队长,现在曹操大兵压境,我哥得先去打头阵,我随后跟上,郭图没有拒绝袁尚的提议,而是默认命令的前提下说,我这没有高级参谋,你把审配和逄纪借我用用呗,郭图的意思根本不是和曹操打仗,而是趁机削弱袁尚的实力,他知道袁尚就是个愣头青,如果没有了审配和逄纪,搞袁尚太容易了,那时到底是谁去当敢死队大队长还不一定了,袁尚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现在他离不开这俩人,郭图说,来不了两个,来一个也行,最后是审配和逄纪俩人抓阄,逄纪跟郭图走,我觉得是审配故意的,不管用什么形式,都是逄纪跟郭图走。
逄纪一到袁谭的部队里,首先发现袁谭没病,心里就惊了,想临时辞职,不干了,你放我走,这怎么可能,袁谭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抵挡曹操,你的条件,人家袁尚答应了,所以只能去,可袁谭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一战溃败,马上向袁尚求救,袁尚让哥哥去抵抗曹操,根本就不是要哥哥击退曹操,只是想借曹操的手干掉自己哥哥,现在几乎成了,怎么能发救兵,但不发又不合适,毕竟还有二哥和表哥看着,于是就发了五千部队去救援,这五千还没到地方,半路就被曹操的伏击干挺了,袁谭很生气,把逄纪叫来一通骂,逄纪能怎么办,只能说我给他写信,让袁尚亲自来解围。
书信到了冀州,审配说,郭图这个人不老实,狡猾狡猾地,上一次让他去他就去了,是因为曹操在这,现在如果他大败曹操,肯定要来抢夺冀州,要不就算了吧,让曹操打死他得了,也别浪费咱们的兵力了,袁尚同意了。
袁谭得到回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逄纪杀了,所以就算一个阵营里的谋士,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亲身利益,那也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逄纪就是个牺牲品,袁谭杀了逄纪之后,开会讨论该怎么做,得到的结果是,投降曹操。这招真的很高。
袁尚一听说袁谭要投降,马上就慌了,想借刀杀人,没想到这刀要砍向自己,马上亲自带兵来支援袁谭,袁谭一听说他亲自来,又决定不投降了,一同抗曹,这种结构下,是绝对不可能会胜利的,过了几天,老二袁熙,表哥高干的部队也都到了,各自安营扎寨,就冲都是这种保存自己实力的姿态,没有基本的信任,怎么可能打胜仗,稍微在各个阵营中撒播一些谣言就能不攻自破。
就这样各自出战与曹操对战,曹操获胜次数很多,相持一段时间之后,四路人马皆大败,袁谭袁尚退到城里,袁熙在城外,互为声势,曹操一时半会还真打不下来,这时郭嘉说,袁绍弄得这出废长立幼,如果有统一外敌肯定会合力抵抗,一旦没有外力,肯定是内部互相斗,不如先撤回去搞一搞刘表,等待他们内部的变化,曹操同意,并且派贾诩为黎阳太守,亲自盯着这边。
袁家兄弟一听说曹操撤了,高兴坏了,袁熙和高干就回自己的封地去了,袁谭和郭图辛评商议,说我身为长子,没有继承到父亲的家业,反倒被继母所生的老三占了便宜,不甘心啊,郭图说这样吧,你请老三吃饭,在饭桌上,咱们把他们都弄死,不就完事了?袁谭肯定同意,这时,冀州监察局秘书王修出差过来,袁谭就和王修商量这个事,王修是不同意骨肉相残,这种事在道义上背负的代价太大,不划算,这种事会被天下人都看不起并且耻笑,你最好不要做这种事,袁谭当时就火了,叫人去请袁尚,袁尚也不是傻子,一听来请吃饭,就明白什么意思,决定干脆别这么藏着掖着了,都直接打明牌得了,于是直接带兵就杀过来,袁谭给袁尚直接按个罪名,说他毒害了袁绍,是篡位,二人从口战到直接对打,袁谭大败,袁尚亲自带人来砍他哥哥。
袁谭一直败到平原城,袁尚才收兵,隔日再战,袁谭又是大败,退到平原城里不出来了,袁尚天天围着城打,袁谭跟郭图商量,这么着是死的,还是把曹操叫回来吧,这样袁尚肯定回去救冀州,咱们在趁机追着打,如果大败了袁尚,兼并他的部队后,咱们就有实力对抗曹操了,曹操远道而来,粮食跟不上,待不了多久就撤了,到时咱们又占了冀州,可以重整旗鼓,徐图再进。
袁谭觉得很有道理,那派谁去呢?郭图推荐辛评的弟弟辛毗,于是辛毗出发,直奔曹操那里,曹操这会已经到了荆州,刘表派刘备来抵挡曹操,估计是蔡瑁的主意,借刀杀人是个非常愚蠢的计策,通常施计的人最后也都会死在这把刀下。
曹操一看袁谭那边来人,先自己开个会,大部分的意见是袁谭这是被逼无奈,不能信,现在这又是跟刘表打着了,哪能这么来回折腾,这是荀攸出来表态,自从和袁绍的战争开始,荀攸愈发出彩,荀攸说,刘表现在有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年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见这是个多么平庸的人,因为你看看他隔壁老孙家就知道如果有想法的人会怎么做,再说老袁家,就算袁绍死了,他的儿子们打成一锅粥,但他们毕竟还是在北方有四个州的领地,几十万的兵马,如果袁家子弟团结一致,那天下的走势还不一定了,现在袁谭来投降我,应该顺势把他们家的势力一个个的都消灭掉,这种机会可不是总有的,曹操听了很高兴,请辛毗喝酒,先问辛毗,袁谭这个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
辛毗说,他投降是真是假,这个事情很重要吗?您得从大处着眼,看形势的走向,这几年,从袁绍开始年年的折腾,士兵在外面被折腾的疲惫不堪,谋士们在家里杀的不亦乐乎,兄弟间的不和睦,导致内部分裂,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你随便问问谁,不管是爱因斯坦还是愚公,都知道袁家没戏了,这是老天要灭他们家,现在您带兵去打袁尚的地盘,他不回来救,老家没了,回来救,袁谭肯定饶不了他,所以您曹大人应该做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他们兄弟都做掉,再看您眼下的荆州,荆州这几年风调雨顺,老百姓是不喜欢战争的,你来硬的是不受欢迎的,刘表虽然无能,但也没有祸害百姓,现在天下大势,最大的隐患就是河北,一旦把河北搞定,天下大势就定了,您好好思考一下吧。
曹操听完非常高兴,觉得和辛毗是相见恨晚,马上挥兵河北,刘备那边还以为曹操又要搞什么包抄策略,也不敢轻举妄动,过了几天一看真的撤了,也就回荆州了。
再说袁尚,一看曹操又来了,赶紧回家,袁谭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杀出,结果中了埋伏,好在袁谭还算机灵,拿他爹说事,跟为首的大将吕旷吕翔说我爹当年没亏待你们,你们这么对我,真的好吗?吕旷吕翔一听就投降了袁谭,这样的大将也比较罕见,看看袁绍手下这些人吧。
袁谭跟曹操接上了头,曹操怎么会听袁谭的指挥,说我得先挖河运粮,你先回平原歇着,把你这俩大将留下,我要用他们,然后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袁谭,这都是明显的安抚,先表示出一个诚意,然后就看你袁谭的表现了,袁谭还真不含糊,他对曹操许配女儿的事根本没当回事,也知道把吕旷吕翔扣下是为了削弱自己的实力,同时收买河北将领的人心,于是他耍了个小聪明,私下里给吕旷吕翔分别刻了个将军的印章送了过去,那意思就是,虽然你们现在曹营,我这要是有事,你们得帮我,二吕得到印章之后马上就给曹操送去了,曹操马山就给点破了,说这是让你们听他的,既然送给你们,你们就留着吧,这事我知道了,此时,曹操就有要杀袁谭的动机。
袁尚那边跟审配商量,这曹操要是来打冀州,该怎么办?审配安排了两支队伍在冀州周边支援,然后决定先主攻平原,灭了袁谭再说,即使曹操已经到了跟前,杀掉自己兄弟还是第一要务,于是留下审配和陈琳守冀州,袁尚亲自带人去平原城弑兄。
袁谭马上向曹操求救,曹操马上就明白冀州城已经是他的了,正在商量对策,来报说许攸来了,许攸一见曹操说,您这按兵不动,等着天上一个雷劈死他们吗?曹操面对这种口气笑着说我已经有招了,于是先剪除了审配那两个周边支援的部队后,直奔冀州。
审配亲自守冀州,这应该是他人生的巅峰,他最想要的就是这个感觉,也要承认,他确实有些本事,主持的城防工作还是比较到位,有个守门将官私自饮酒,被审配严厉处罚后,怀恨在心,出城投奔曹操,给曹操出主意破城,还是挖地道,看来这地道战在三国时期的冀州地区就广泛应用了,等日本人来的时候,已经是地道战法的集大成者,但各村有各村的地道,人家审配也是玩地道战的行家,这个叛逃的将官一个不小心,被审配掩埋在地道里了,曹操一看一时半会完不了,就稍微退开一些,准备迎击袁尚的部队。
袁尚正在和平原城死磕,一听说冀州被围,支援部队被灭,赶紧回撤,回撤的路上有个问题,就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有个叫马延的建议走小路,走大路怕有埋伏,走小路,小路在山里,正好去偷袭曹操的部队,袁尚居然信了。
曹操早已洞察,连他们的接头暗号都已经了解,袁尚到了冀州城外不远的地方驻扎好,夜里派人进城联系,联系完出的主意是让老百姓出城打头阵,曹操一看肯定放松警惕,然后马上部队跟进,打曹操一个措施不及,然后两支部队就能胜利会师,这种小儿科的战法,都是曹操不屑的做法,果然,曹操先看百姓出,一看出的差不多了,两边埋伏好的部队马上出击,反而把袁军打了个措施不及,又退回去了,曹操想趁势破城,结果被对方的弓箭一下射中头盔,差点射透,幸亏这头盔的品质好,要不曹操就挂了,众将保着曹操回去换衣服,然后又杀向袁尚的驻地,袁尚大败。
袁尚止住败势,想去联络附近的袁军来支援,结果附近的部队都已经被吕旷吕翔劝降了,然后曹操让河北的降将去追杀袁尚,先切断粮道,然后伏击,袁尚彻底崩溃,想向曹操投降,曹操假装同意,然后派部队去偷袭,袁尚溃败,啥都不要了,逃到中山去了。
曹操回过头来再攻冀州,许攸出主意,挖开漳河,水漫冀州,可破,而且操作时要小心,不能让城里有准备,于是曹操先派几个人在那挖,审配一眼就看到了,心想就这么几个人,挖的那点口子,淹不了我的城,就没当回事,夜里,曹操赶紧派施工队,重型挖掘机一起作业,一夜的时间,挖了个大口子,冀州城里水深数尺,辛毗在城外劝降,审配这在恼火,一看辛毗这么折腾,马上把老辛家八十几口人当着辛毗的面都宰了,然后把头的扔下来,辛毗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这件事对人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对辛毗后面的性格变化有极大的影响,审配的侄子审荣实在看不下去,加上跟辛毗的私人关系不错,就密谋城外献了城门。
曹军进城时,审配正在东南城楼上,还准备决一死战,被徐晃一把抓过来,押解途中遇到辛毗,辛毗大骂,见了曹操,曹操问你知道谁打开的城门吗?审配说不知,曹操说是你侄子,审配骂侄子心理素质不好,曹操说,昨天我到城下,为啥你城里的箭矢这么多涅?审配说,还是太少,曹操喜欢这种有骨气的人,说你以前是袁氏的臣,你怎么折腾我都是你的本分,我不怪你,现在袁氏没了,你跟我吧,旁边的辛毗一直劝曹操杀了审配,审配还真有骨气,宁可死也不降,那你就死吧。杀了审配,又押来一个人,陈琳,写檄文骂的曹操一身冷汗头风都好了的陈琳,曹操说你骂我就算了,骂我祖宗干什么,陈琳说,你当时要是我能怎么办?曹操爱惜他的才华,还是把他留用了。
曹操的长子曹丕,从一出生就带着各种帝王的意象,从小又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文武全才,曹操攻破冀州后,曹丕带着自己的小队伍先来了袁绍家,应该是来灭门的,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曹丕以后的执政策略。
oa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