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发掘营 【知识IP】文章合集

第二天,告别脆弱的阅读

2016-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lucky和你聊成长

从小学时候开始,就很喜欢读书,到了把书店当成第二个家的地步。曾经的愿望是,我要把家里装修成书店,然后集齐各种漂亮的文具。ps作业练习往下拉。

爱读故事,看漫画,觉得严肃文学很无聊,不知不觉喝了好多鸡汤。由此,整个人既单纯又温暖,某种意义上是脆弱。

第二天,告别脆弱的阅读

对的,脆弱。无来由的相信真善美,鄙视各种潜在法则,比如丛林法则。这导致了多年读书越来越矫情清高,只在一摞日记本里唉声叹气,看不清真实的世界。很糟糕。

脆弱之二,在于没有输出,不成体系。时常怀疑自己的三观和所谓的底线。是在四年大学陆陆续续赚过两千元左右稿费,却根本没有勇气分享,全部用各种名字散落在互联网各处。因为那不是我真正想要输出的东西。我想输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很长一段时间里,超级排斥当老师,虽然我本科是师范专业。但是我不能误人子弟,因为我自己连读书这件事都没搞明白呢。

秋叶老师,是我慕名而来的奔头之一,虽然加了之一,但是讲的课确实有温度。

二十一岁了,还在建设三观,还在整理个人体系,遇到他,是最好的事情。

纸质笔记大概是不能上传的,版权意识还是要有。嗯,好少年。

某胖说以后阅读能力会越来越稀缺,因为大趋势决定人们更多通过视频直播来娱乐消遣,越小众,越稀缺。

当然,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还是需要勤恳努力。要像健身一样,保持下去。

希望我,成为会读书的人。好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告别脆弱的阅读。

就我个人感知,学习确实是反人类的体验,比如考研这半年多,除了看书还是看书,无非是重复理解然后做题应用。

但是这半年多里每一个小计划,每一个大计划,保底的数值达到也就可以心安了。考试有分数衡量,那么外层意义的读书呢?

是运用,真正的先去读通一个知识体系的书,然后每一阶段分主题的阅读,通过持续输出来内化理解。比如理财知识体系建立之后,便能明白基金p2p和银行的东西,量力而行。

然后循序渐进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地图,某一技能而言,专业能力要精进,软能力负责加油,软素质也要具备。

一个栗子。在我理解,想要当好一名老师,专业能力是输出表达,软素质是爱心奉献,软能力是沟通协调。

不管是我略有涉猎的心理咨询、编辑出版还是感兴趣的理财,所有东西最后,都是要通过知识体系回归人的。服务于人,引人共鸣。

听完课程,突然心安了。时间还很多,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坐标与进度明确,好清爽。

晚安。去背书。

补交详细作业:

第一部分  我的能力地图

专业能力   教育学  心理学(已有职业资格证)

软素质    爱学习

软能力      消化速度还可以,善于提炼框架做笔记

第二部分   一个好老师必备技能or知识框架

1.老师是什么?

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2.如何当好老师

必备①讲课技能②学科知识③与同学协调沟通能力,包括互动和管理④进取探索补充知识库能力

3.如何锻炼这三样能力

①直接经验,实践,讲课多练

②间接经验,列书单,读书

ps.书单从哪里来,专业课程,培训,网络搜索

再ps.老师怎么输出呢?

讲课,一对一,小班,大班,大型公开课,教师技能评比大赛(校级,省级,国家级)

类比,如何唱好一首歌?

1.乐理部分

节拍,节奏,五线谱,

2.发声部分

音调,音色,唱法唱腔(民族或美声或流行唱法),如何练声

3.器乐部分

吉他入门,钢琴指法,贝斯,

以上视具体需要的目标和场合而定。可扩散,无限扩散。

第三部分  阅读书单

就比如现在,投机取巧的我本科学了师范专业,在这里捡教师的角色来列知识体系,发布在简书。

教育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微格课程

希望,以后,我可以在系统的研究生学习之后,快速列出真正热爱的那个专业的书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