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游记旅行•中国东南

游记/雨中普陀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38人  姜先生1989

前记:因为时间紧张,又是一个人,迫不得已报了团。以前都是自助游,第一次报团,不太习惯。

行程很赶,很累,但同时也很享受,印证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原谅照片像素渣渣,14年拍的,用的三星i9100。虽然质量不高,好歹给自己留个念想。图片也没经过后续处理,我实在是太懒了,凑合着看吧。

普陀,我来啦!

游记/雨中普陀

去普陀寺的路上,东海的海水是黄色的,和东营的黄河水、黄浦江的水一样,这让生于威海、看惯碧海蓝天的我很不习惯。

游记/雨中普陀

太阳还没有从云彩缝隙里钻出来,我也是睡眼惺忪,早晨七点左右的光景。

游记/雨中普陀

原来舟山岛上家家户户都住独立小别墅,心生羡慕。哈哈~

游记/雨中普陀

形似布达拉宫,坐落在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附近。

到这里,买上船票,离进山更近一步。

游记/雨中普陀

买上票,排队,静候坐船,妥妥哒。

游记/雨中普陀

上船。很庆幸,我不晕船。

当然,也不晕车、晕机,这样才能玩的嗨!

游记/雨中普陀

溅起浪花朵朵。太阳升起,海面泛着粼粼波光。

游记/雨中普陀

抵达对面码头大厅,在这里买上前往普陀山的门票。门前的花很漂亮。

这里必须要说一点,舟山绿化是好,多的是树和草,说好姹紫嫣红的花呢?

游记/雨中普陀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一进进山大厅浓浓的佛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游记/雨中普陀

买上门票,小兴奋。手上的那颗痣有点儿抢镜了,忽略忽略,哈哈。

游记/雨中普陀

奔波近两个小时,终于得以进山,揭开庐山真面目。

普陀山,我来了。此时,小雨淅沥。

游记/雨中普陀

海天佛国。

这里有渔舟唱晚,浪逐沙滩;有晨钟暮鼓,宏寺佛香。

游记/雨中普陀

经过的第一个禅院,芥瓶禅院,岛上这样的禅院特别多。

古刹禅院,烟雾缭绕。

游记/雨中普陀

踏着石板路中间的莲花走,步步生莲。

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

游记/雨中普陀

二龟听法石,形似。

右边那只龟其实也很像,只是这张照片没拍好,需要左躲右闪避免其他游客上镜,好时机太难得。

这里的典故如是:相传二龟受东海龙王之命前来偷听观音说法,因听得入迷,误了归期,化龟为石。一龟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一龟昂首伸颈,竭力攀援,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游记/雨中普陀

磐陀石,位于普陀山梅岭峰。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疑天外飞来,似神手搁置”是对磐陀石最相当的描绘。

每块石头都是有故事的,当然这块也不例外。石上有明万历年间抗倭将军侯继高题写的“磐陀石”三个笔力遒健、势如飞天的大字,最令人惊奇的是“石”字上多了一点,据说侯将军题字时,大石左右摆动,摇摇欲坠,于是他在石字上加了一点,磐陀石便稳稳当当地固定住了。

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

游记/雨中普陀

夹缝中求生存。

游记/雨中普陀

小乘佛教标志。

卍 汉语读wan,4声,为佛教名词,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不懂,所以特意问了度娘。

游记/雨中普陀

斑斑青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吴放驹先生的“垒石斑斑苔长树,女墙楚楚垛伶陬。”

游记/雨中普陀

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俯瞰众生。

一直觉得“万家灯火”是个很温暖的词。夜晚,华灯初上,站在这里,定会有另外一番景象和心境。

哪盏灯为你而亮?

游记/雨中普陀

梅福禅院,传为纪念西汉南昌尉梅福来山修道而建。大殿中供阿弥陀佛、左右观音、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两边塑十八罗汉。

观音像不便于拍照,所以无照片上传。

游记/雨中普陀

禅院里的兰花,养的很好。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游记/雨中普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游记/雨中普陀

佛在心中。

下面的心字被人摸的很光滑了。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游记/雨中普陀

梵文石刻,看不懂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掌握多门语言的必要性。通过语言,了解文化。

游记/雨中普陀

梵文石刻的右边就是这个,南(na一声)无(mo二声)阿弥陀佛,我应该没有读错。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曲回童年。

游记/雨中普陀

心字石,传说是观音菩萨讲佛心法时留下的遗迹。

“心”上“心”下都是人,拍个照片我很忐忑。

游记/雨中普陀

同心锁,月老的宝物之一。相传,相爱的男女只要被同心锁锁住,就会永不分离。

现在,很多景点都能见到这个,当然这也绝非中国特色。

游记/雨中普陀

青砖黛瓦,心里喜欢的紧。记得13年去重庆的时候也拍过类似的照片。

游记/雨中普陀

康熙皇帝走过的地方,普济寺门前的石桥——富贵桥。

普济禅寺山门对应的在莲池上有三座桥作为通道。中间的桥是皇帝行走的通道,直达正山门,人称“富贵桥”。东边的桥是文武百官、达官贵人行走的通道,通道上的拱桥横跨池上,名曰“长寿桥”。西边的桥是平民百姓行走的通道,人称“平安桥”。

导游说,香火越旺盛的寺庙,门前的放生池就越大。

游记/雨中普陀

这个正门除非几种特定的情况,一年365天几乎是不开的,康熙皇帝定下的规矩,也是有典故的。

故事太长,我就不讲了。想知道的话,请问度娘。

游记/雨中普陀

圆通宝殿,是普济寺的主殿,也是普陀山上最主要的建筑,内供奉观音菩萨,大殿两侧塑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化身。

游记/雨中普陀

千年古樟树上的小松鼠,活蹦乱跳,很可爱。

游记/雨中普陀

最喜欢这张,嫩绿嫩绿的。

走出地藏王殿的时候拍的。

游记/雨中普陀

龙飞檐,凤绕柱,麒麟望苍穹。

游记/雨中普陀 游记/雨中普陀

海印池,普济寺前放生池。

游记/雨中普陀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游记/雨中普陀

看到这个,我只想说,其实当年我是想学考古学的。

但老爸说学这个,以后没饭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游记/雨中普陀

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普陀四宝之一。

四面五层,有台无檐,全用太湖美石砌成。

游记/雨中普陀 游记/雨中普陀

南海观音,普陀山标志性建筑之一。

“南海观音慈被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游记/雨中普陀 游记/雨中普陀

磕长头。

朝佛,三步一磕头。

雨很大,我们都撑起了伞。女子后面还有另外三名女子,最后那位姑娘已经体力不支,却仍在坚持。

游记/雨中普陀 游记/雨中普陀

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当然,这里也有典故。

游记/雨中普陀

一天,挺累。

夜晚,离去。

舟山,普陀,有缘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