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
周日早晨六点十分,我如往常一样准时起床,简单洗漱之后便开始了我的“清晨唤醒计划”瑜伽练习,连续坚持了五十天了,已经像吃早餐一样成为习惯了。
七点二十分左右,我进了厨房,开始准备一家人的营养早餐。
在我拉伸练习快结束时,丈夫悄悄站在我身后也跟着我拉伸了两下,洗漱去了。
七点三十分,孩子按时起床。学考在即,学理科的娃娃需要熟记的政史地考点还很多。
我做早餐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毕竟一家三口人一周聚齐就周日一天时间,只能在一起共同吃三顿饭,不是常讲早餐要吃好么,再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得考虑吃的可口,吃的有营养。
家里三口人,各做各的一份事。
丈夫简单收拾了卧室,拿了他的《诗词赏析》在客厅里边走边诵读,“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孩子在书房大声背诵着学考必背的政治考点。
身为家庭煮妇的我,奔忙于锅台周围,一会儿搅拌一下营养粥(黑米、糯米加大枣、桂圆及各种豆子),一会儿准备凉菜盘子(一盘醋粉,一盘黄瓜,一盘昨天自制的红薯粉,一盘凉肉),抽空把鸡蛋放在煮蛋器里,还不忘给娃炒个最爱吃的、妈妈的味道的醋溜土豆丝。粥快好时,赶紧在微波炉中热一下昨天下午烙的韭菜鸡蛋香菇饼。这时的我忙而不乱,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做饭,我似乎是在编织爱,被满满的幸福感包围着。
八点十分,我们准时开饭。每每坐在餐桌前,满心欢喜地看着他们爷儿俩大快朵颐,我便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我是一个很容易知足的人,我眼里的幸福很简单,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
也许是我们一家三口聚少离多的缘故,只要回家了,我们就会在家里做饭。周末、寒暑假,我们几乎不在外面吃饭。我家一般不买外面的馒头,做各种面食是我所擅长的,比如蒸包子花卷,烙各种饼,烤面包,手擀面等等;丈夫则做的一手好菜,早晚两餐由我主厨,午餐若不吃面食就该我家的大厨大显身手了。
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
时常有亲戚来家里,或者同学,亦或者关系特好的同事来家里,只要人数不超过一桌子,我们会在家里招待吃饭。也没啥大菜硬菜,几个凉菜,一些家常热菜就着我自制的馒头,再端上几碗家乡的臊子面热热闹闹一吃,天南海北一聊。如此甚好!
“厨房的温度,就是一个家庭的温度”。
我最喜欢的是窗外下着小雨,屋内留声机转动着播放着轻柔的乐曲,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自制的火锅,边吃边聊。我们一起聊家庭,聊理想,聊人生……
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
用文字记录我们平凡的日子,若干年后在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我们再打开它,重温曾经的点点滴滴,那将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