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快语轻吟社散文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奖猜灯谜活动等你来参加。

2019-02-19  本文已影响49人  梅园踏雪

元宵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都有哪些重要习俗呢?最重要当然是吃元宵。除此之外,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这些传统庆祝活动也为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奖猜灯谜活动等你来参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奖猜灯谜活动等你来参加。

猜灯谜是赏花灯中不可或缺的节目。

灯谜起源于谜语,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诙谐幽默中伴有讥讽劝谏的文字游戏。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说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婉转地发表自己的政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国语.晋语>>中有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大致意思是:有位秦国派出的使节在朝堂上用隐晦的话说出自己的意思,官员们都无言以对。

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

据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灯品》中记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说的就是这码事。南宋时,古人们有的将诗词贴在绢纸做的灯笼上,内容往往含有讥笑之意,又或者画上人物、写上藏头诗,又或用北宋时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戏谑嘲讽的话来供过往行人观看,戏弄他们。

灯谜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独有的有民族风格的文娱形式。

灯谜的结构是由三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务”,“谜底”就是答案了。

聊完元宵节以及猜灯谜的由来,让我们言归正传吧。

今天,值此元宵佳节,我有十个谜底是动物的灯谜奉献给大家。

活动规则如下:

点赞之后,即可在评论处以编号1-10的形式发送您的答案,也可挑选其中几个来猜。

前8个猜对2个的简友,奖品为2颗糖。

前4个猜对5个的友友,奖品为5颗糖。

前2个猜对10个的友友,恭喜您,奖品为10颗糖。

猜对个数以有效下限计算。比如,第一个猜对8个,则计为正确个数为5个,将获得5颗糖。

活动截止时间:正月十五24:00。

此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1.躲在绿荫中,吆喝人劳动(打一动物)

2.一个好慈父,擅长带孩子(打一动物)

3.平生逍遥游,总有纪念留(打一动物)

4.每在告别时,让人忘不了(打一动物)
5.报喜不嫌吵(打一动物)

6.不走寻常道。(打一动物)

7.不畏道险阻,只因身柔软(打一动物)
8.纠缠问题中,一朝得解脱(打一动物)
9.一张生气脸,世人乐不颠(打一动物)
10.勋章遗落海滩上(打一动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元宵猜灯谜,简友聚一堂。
奖品实微薄,情谊万年长。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正月十六上午十点公布,并将第一时间联系获奖简友,发放奖品。

各位简友,如果您对自己的文采学实充满信心,请快来参与该活动,施展您的旷世才华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