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昨天一岁半还不到的小孩也跟着大人来到保健院看望好友。
她见到婴儿床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婴儿,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婴儿,就算以前她见过,那也不记得了。对她来说,这一次就是第一次见到婴儿。
将婴儿抱到她跟前,她还分不清,这个会动的婴儿和家里的“不倒翁”(玩具)有什么区别,既好奇又害怕。当大人将婴儿放回婴儿床时,她一直去摇那婴儿床,想玩婴儿床里的婴儿。
保健院的房间门和家里的门不一样,她就用手去拍门,拍到“嘣嘣”响,大人将她拉开,她走了一圈回来接着拍门。拍完门,发现门后有一个“门吸”,门叶上的铁片和“门吸”的磁铁吸在一起,她将门打开,让门叶和“门吸”黏在一起,然后又拉开,把玩了几下后,又想将“门吸”取下来玩,用手去抓那布满灰尘的“门吸”。我们大人觉得“门吸”很脏,将她抱走,洗完手,她觉得水好玩,又去抓“门吸”,然后洗手玩水。
洗手回来,经过别人的储物箱,箱子上面放在两个水瓶,一大一小,她总是喜欢拿别人小的水瓶玩。问题是,连大人都不认识瓶子的主人。她的行为,让大人好尴尬。就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制止了她无数次的“不合适”的行为。
直到深夜,我在想,我们“制止”小孩的行为,可能比她做出“不合适”的行为更不合适。
我们忽略了她的感受,她不仅听不懂大人说什么,而且她还不会说话,她自己也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她分不清物品的产权归属问题。大人制止她,她只能用“生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将我们中国的大人“扔到”外国去,暂且“扔”巴拉圭吧,我们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我们做什么事都被巴拉圭人制止,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在想,为什么每个小孩,对待学习,都不一样,学习效果差别也很大。
我们习惯用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去理解小孩的生活方式。首先我们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小孩的处境。对小孩子来说,整个世界都是陌生的,所有的人也是陌生的,她一个人,一下子要认识整个世界,要认识很多人,很难。而我们大人活了很久,我们一群大人已经互相认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突然多出来一个小孩,我们只要记住一名小孩就可以了,这很容易。而小孩却要记住我们一大群陌生的大人。其次,小孩无法理解别人,也没能力表达自己。再者,小孩能力有限,还会不断的犯错。
我们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处境之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了。对小孩来说,整个世界都是陌生的,当然也是新鲜的,出于本能的好奇,她会东摸摸,西看看,用她已经掌握的仅有的几种“技能”(摸、拍、打、咬)去感受新事物。
当她看见大人们做什么或者听见大人说什么的时候,她又想理解大人所做所说,她也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至于能和大人沟通。当大人在做事或者说话的时候,经常看到的一幕就是,小孩坐在旁边一动不动认真的看着或听着,其实小孩是在认真学习着。
当大人做事的时候,小孩也会模仿大人,就像玩画画的游戏,如果大人画一个圈,小孩会很开心的也画一个圈,可当大人画一幅油画,小孩学不来,她就会扔掉画笔,要么生闷气,要么就是去玩其他的游戏了,因为她感觉很挫败,证明不了她自己。
对小孩子来说,世界都是陌生的,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认识了又容易忘记;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很有限,学习困难重重。
那要怎样帮助小孩学习呢?我们的做法有哪些?
我们习惯用强迫的方式教育小孩,当小孩对一样东西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威逼利诱小孩学,比如学钢琴;或者家长对小孩子问很多问题,“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动物?”,表面是在提醒小孩,其实是强迫小孩去了解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动物,和家长走在一起,时时都要紧绷着,提防着父母下一秒钟会问什么,强迫去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又或者,我们大人一刻也见不到小孩犯错,一见到小孩犯错,就要马上纠正孩子,假如默写汉子,才默写了五个汉子,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家长马上就纠正了,结果小孩就紧张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了,接下来的默写,都不敢确定自己的默写得对不对了。如果不那么急于纠正,让孩子自己先默写完,让她自己去检查。
那会怎样?首先,她发挥正常,正确率高了,信心满满的;其次,就算她默写错了几个,她自己改正,印象深刻一些;最后,就算她自己纠正过来了,下次还是出错,那就让她继续自己纠正,印象就更深刻了,就记得更清楚了。
我们有时会帮小孩列好“时间进度表”,比如上幼儿园了,要学会什么什么,读一年级,又要学会什么什么,当没有达到列表的进度,就会感觉很挫败。可现实中,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有些小孩10个月会走路,有些小孩12个月才会走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小孩最终都学会了走路。
不要强迫小孩、不要急于纠正小孩、不要给小孩列进度表,放手让她自己跟着好奇去学,让她自己去理解和表达,让她自己去证明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只有我们设身处地的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孩,多理解小孩,多观察小孩,相信小孩能自己学好,像小孩一样学习。我们才知道小孩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