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3日
2022年4月23日《论语·公冶长》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很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起来呢?”
真正的坚韧是管住欲望,孔子说申枨看起来很刚强,有棱有角有原则,但是他内心的欲望很强,他怎么可能刚呢,一个人有原则要有自己,有不能够逾越的规矩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考的书籍思辨与立场,我们很难摆脱双重标准的态度,所以不要随便指责别人,我们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在双标,是否做到了保持思维的公平性。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子贡说:“夫子教授的六艺等知识,我们是可以听得懂的;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我们听了就未必能懂了。”
什么夫子绝对不谈论天道,父子关注的是现实社会,他对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总有一种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觉得有些事可能有也可能重要,但是因为自己不清楚所以就不说,敬鬼神而远之,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不轻易相信,也不轻易否定保持敬畏之心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鲜事物,我们要把握好闻与行的度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之为‘文’。”
不耻下问,要做内心强大的人,敢于放低身段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众疾苦,用人符合道义。”
4条的管理之道,其行己也恭,是对自己只一个人端端正正和颜悦色,气定神闲的样子,其事上也敬,是对别人,对一个人,指一个人对别人要尊敬而谦逊的态度,惠,养民也会重视老百姓的福利对老百姓的好,其使民也义,使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在合理的时间安排老百姓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恭,敬,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