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想让冯小刚回本儿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寄水

文周寄水

冯小刚新片《芳华》7天近6亿,看上去很美,但他跟华谊签了7亿的对赌协议,不达标,自己垫。所以即便现在《芳华》的票房和口碑还不错,他捏着汗的手也还不能放下来。

因为赔怕了。

前有《我不是潘金莲》,再前有《一九四二》,都没有达到预期,赔钱是其一,丢掉口碑和投资方的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可票房对于冯小刚是事儿吗?

准确说应该是:曾经,票房对于冯小刚是事儿吗?

翻翻前些年的电影年鉴你会发现,不同于张艺谋赢票房输口碑,陈凯歌持久性寡淡,姜文久旱逢甘霖然后再旱,冯小刚一直是最稳定的那个。

冯小刚在证明自己票房号召力之后,开始转型,他想向大师的段位更进一步,想跟同辈的张、陈、姜一样未来能够踏入殿堂,成为中国电影史独立的一章,而不是仅限于抖抖机灵说几个好笑的段子,那么冯小刚如何从以往全民狂欢式的作品中跳出来呢?

答案是艺术性。

于是我们看到了,《集结号》对老兵和个人命运的谱写,《唐山大地震》对余震之后幸存者的注视,《一九四二》对当年国难中人祸的思考,《我不是潘金莲》对现实官场的讽刺。

如此,就有了鱼和熊掌的问题,艺术和商业只能留一样。大部分观众拿着爆米花和饮料是去找乐子的,明星、特效、快餐,这是他们要的。

那些苦难、隐喻、思考让他们如坐针毡,大放厥词。这也是《一九四二》们黯然凋谢的原因。

新片《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半自传小说《你触摸了我》,因为是作家亲历,对那段文工团的往事描述异常准确。整个观影过程仿佛在小心翼翼地翻看一首泛黄的昨日之诗:年轻的肉体、丰盈的雨水、唏嘘的爱恨,残酷的战争……

电影中的群戏很多,相较于《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芳华》处理的并不好,黄轩的角色是个老好人,表现中规中矩,冯小刚在场面调度上也没能让他跳出来,因此让影片整体显得太平。我没有看过《芳华》的导演阐述,也许冯小刚更侧重群体记忆。

《芳华》上映后,基于特殊的年代背景,影院里50后60后观众占了大多数。但也有很多年轻的面孔同样噙满热泪,因为纯真不仅仅属于被封存的过去,只要走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感同身受。

走心了,冯导。

几年前冯小刚曾与各路媒体对喷,想想也是无奈,那时候《一九四二》票房不佳,说白了《私人订制》是拍了补窟窿的,确实是敷衍之作,然而为了票房,他也只能跟口诛笔伐的媒体死磕。

因为牵扯到对越的题材,《芳华》过审很不容易,在路演宣传的时候冯小刚到处露脸,为了号召年轻观众,今年夏天甚至登上了《中国有嘻哈》。

更为可怕的是,冯小刚说要拍一部嘻哈电影,主演交给国际著名rapper,当红加拿大影星吴亦凡先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冯小刚的逢场笑谈,除非《芳华》票房不佳,需要补窟窿,出此下策。不过从我个人的审美来说,真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出现。

如今的电影产业呈井喷式发展,花样也多,像垃圾食品一样,观众已经不再关心影片的质量,随便凑活吃一顿就行。于是明星+特效(伪)=票房,管你是mv还是ppt,一样赚的盆满钵满,然后恶性循环,烂片越来越多。

能够在烂片横行,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不断引入一些值得思考的话题,也许会被说成故作高深,但冯小刚逆水行舟的做法确是一个电影人应有的担当。

电影总是要看的,与其丢给那些骗子,这一次,我想让冯小刚回本儿。

欢迎​微信公众号搜索 解药 ,关注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