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拾贝

拈花拾草(二十九)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唐诗中的植物.白苹

2023-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螺小丹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唐·刘长卿

春暖花开的时候,湖边浅水处漂泊着一种水生植物,它们如铜钱大小,纤细的根状茎,纵横分枝,向下生出纤细的须根,横生于水底泥中,柄藏于水中,叶片漂浮水面。随着水波荡漾,叶面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闪闪发亮。

这是一种小型的水生植物,它叫白苹,比浮萍要大出许多。

古人这样描述白苹:“叶大如指头,面青背紫,有细纹。四叶合成,中折十字。”把白苹的形态说的十分清楚传神。

白苹还有个更为形象的名字――田字草。你看,那四片小叶中间按合成十字缝,不正像一个个“田”字吗?

白苹的叶柄长10-20厘米,叶片由四个羽片组成,呈十字形,长与宽约1-2厘米,外缘为圆形,是一种生于浅水区域的多年生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是不会开花的。古籍上记载“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苹”,又或“生水中者为白苹,生陆地者为青苹”。蕨类植物没有花,它是用孢子来繁殖的。古人看到的“白花”,应该是长着密毛的孢子囊果。

孢子囊果会借着流水来传播繁殖后代,因此,有水的地方才会生长孢子囊果,陆地上自然就没有了。所以白苹、青苹其实是同一物种。

我们养鱼,水族箱里也会时常放入白苹作为装饰和净化水质。白苹是多年生植物,平常只要把黄、枯烂掉的叶子去掉,很快又会窜出新叶。有些鱼种也会吃白苹。

早春时节,白苹的幼芽嫩叶还可作美食,和荇菜与莼菜一样,主要用于做羹。《吕氏春秋》说“菜之美者,昆仑之苹。”

白苹不仅味美,而且因为它漂浮在水面上,身不由己,让人怜惜,也让人触景生情。――“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杜甫《丽人行》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

白苹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既可食用也可作饲料及供药用,常用于治风热目赤,肾炎,肝炎,疟疾,消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痈疮,还能治蛇伤。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白苹常常出现在诗文中,它可食用,可入药,也可用于祭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