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朱砂痣
慵懒的风吹过校园,吹过操场,抚过操场边上的挺拔白杨以及婀娜的垂柳。
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紧张而激烈的篮球赛,人如其名的白杨高大帅气,是篮球场上飒爽英姿的中锋,也是校园里面妥妥的校草级别的人物。
球场外面里三层外三层被自发前来的观众所包裹,围观这场激烈的冠亚篮球赛,更多不懂球的女生是头顶烈日只为一睹白杨的风采,随着白杨一连串运球、过人、上篮……潇洒的身姿引来场外无数“球迷”的尖叫及掌声。
中场休息时白杨径直走到马新面前,顺手接过马新喝了半瓶的水,“咕咚、咕咚”就给干完了。这一举动引来好多女“球迷”心碎的叹息及惋惜声,还有一记马新温柔的白眼。
马新一头短发,属于典型的“假小子”形象,与淑女、美女、靓女是一点儿都不沾边儿。即便如此,她也是白杨心目中常驻的“白月光”,其他任何类型的女生都入不了他的眼,更入不了他的心。
从小一起长大的马新也是从心里对白杨有了深深的依赖,别看她平时大大咧咧,对任何事情无所畏惧的样子。但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和白杨考同一所大学。
他们很有默契,白杨打完球会有马新抵来的毛巾,还有半瓶或者满瓶的水。马新的课桌里总有不同样的早点,还有在课堂上无意识的回眸时,总会遇见白杨那抹灿烂又会心的微笑。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们虽然是领居可民族不同。这是他们慢慢长大后,从家里人口中得知这两个民族不能通婚时心里隐隐的痛和担忧。但是他们揣着人能胜天、爱能随意的坚定信念,甜蜜的携手走完了学生时代。
步入社会到了适合婚嫁的年龄,白杨带着满满当当的礼品、诚诚恳恳的诚意去马新家里提亲。果不其然的得到了马新家里的极力反对,社会舆论、亲戚看法、家长心态犹如“三座大山”砸在了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头上。
尽管如此白杨依旧对马新照顾有加,对马新家里的事情、亲戚的事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有机会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除了马新甚至是对她的兄弟姐妹都会给予悉心的照顾,主食、零食、饮料都会准备的样样齐全、面面俱到。
在白杨经历过无数次提亲失败,在村里同龄人都陆续结婚生子,在白杨和马新均成为村里最大年龄的剩男剩女,在马新的年纪跨入三十岁门槛时,在白杨长达十年的执着以及马新对抗家里的执拗毫无作用时。为了白杨的往后余生,马新终于崩溃的妥协了。
她顺从了家里所谓最好的安排,和见了三次面遇见还不认识的人走进了婚姻的围城。彩礼无所谓,婚纱无所谓,婚礼无所谓,“结婚对象不是你,是谁都无所谓!”的男人撤了证,结了婚。
“找个合适的人好好生活,往后你的生活里面不再有我……”马新在要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悲疼欲绝跟白杨告别。
“我支持你所有的选择……”白杨也是潸然泪下,无奈的离去。
白杨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婚车载走了他心爱的女人。多少个无眠的夜里,他把信息对话框里的“你还好吗?”删了无数次,多少个青天白日里,他把那个烂熟于心、刻在脑海里的电话号码按了无数次,又删了无数次。
终于在马新抱着孩子回娘家,让他好好生活的期盼里,他匆匆的相亲、结婚!按部就班的开始他的好好生活,上班、下班、回家、待妻、带娃……
由于有曾经最好的那个人做参照,由于感情不和,由于三观不合。马新经历了几年风尘仆仆的婚姻生活,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和没有多少感情的丈夫离婚了,带着三岁的孩子回了娘家。
“我们还可以继续在一起吗?”已是孩子他爹的白杨眼里有光的询问道。
“孩子是无辜的,你的妻子更是无辜的,还有民族的隔阂是我们永远无法跨越的……”马新为了不让白杨再有非分之想,为了他已有的安稳生活。再次听从了娘家的安排,带着孩子再嫁为他人妻。
第一次下定决心结婚让马新逝去了往日明媚的笑容,这次再婚更是迫不得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创伤越来越大,创伤开始侵蚀五脏六腑,侵蚀全身上下。马新在为再婚丈夫生下孩子后就一病不起,药石无医。
白杨在她弥留之际赶到,她费力的对他说出“好好活着…”,流下最后一滴泪后,就走完她短暂的一生匆匆的撒手而去。
没听过喇嘛念经,没见过阴阳看坟的白杨,不声不响的跟在后面,默默的料理着一切丧葬事宜。无惧世俗偏见的眼光,无畏人群中窃窃细语的说辞。没有可忙活的事情时,他就坐在灵堂守灵。一连三天,他总是凌晨六点多就来灵堂,半夜才回。不说不闹不流泪,不吃不喝不打扰,中午自己点个外卖,匆匆吃完又坐在那里静静的守灵。神情肃穆,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