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廿八)
父亲的梦想是代表印度在摔跤比赛中拿金牌,可他的梦想已经不能实现,于是,他把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可惜天意弄人,接连几个是女儿。在他要放弃梦想的时候,意外发现他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故事开始了。
两个女儿每天五点钟起床训练,不得不说,他是一位要求严格的父亲,可只有这样,吉塔和巴比塔才变得优秀,直至她们站在世界面前。
这源于一位父亲的爱,源于一位摔跤者的爱国情怀。
父亲为了女儿们的营养能跟上,即使家里穷,他依然给她们买鸡肉,费口舌搞价买到手。他训练女儿们一段时间后,带她们去摔跤场和男孩子摔跤,他为了让女儿进去,差点和登记员大打出手。当女儿足够优秀,他知道女儿需要专业的摔跤垫,他去请求政府官员拨钱给他,但以被拒绝告终。
他忍受全村人的冷嘲热讽,一直让吉塔拿得冠军,在吉塔的请求下,他将吉塔送入体育学院,在吉塔说要去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不舍与担心,但他还是答应了。将女儿送去之后他认真的告诉教练吉塔的体力很好,很有耐力,希望吉塔接受正确的指导。他在吉塔赢得第二场比赛之后,留下看最后与她决斗的选手的战术。
关于误会。
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吉塔和巴比塔还不懂有一种爱叫严格,她们还沉浸在被剪头发的痛苦,与父亲做对的心思,直到那个女孩结婚告诉她们一段话:否则你们将像我一样,从出生起,便与锅碗瓢盆为伍,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14岁的时候就要嫁出去,被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面前,为他相夫教子度过余生,这就是我的一生,至少你们的父亲把你们当作他的孩子,为了你们与全世界对抗,就是让你们能够主宰自己的未来。她们彻底醒悟。
吉塔在体育学院学习训练师教的技巧之后开始放弃父亲之前的练习方式,知道她一次又一次输掉,满脸泪水在于父亲的通话中大哭。有时,人要亲自去走一遭,才会真正知道自己走的路的对错。
关于训练师。
一种人一种体质,一种特色,不能说那位国际训练师不出色,只能说他过于自我,并没有为摔跤选手量身定做一套训练方案。吉塔的父亲是用爱和热情去训练的,他知道吉塔的优缺点,训练方案是根据吉塔自身设定的。
关于时间。
当父亲与吉塔摔跤的时候,他发现他变老了,明显已经力不从心,我看得心疼。那一刻,我害怕我的父亲也会变老,我有些不敢想以后。我不想长大,因为不想父亲变老;可我又想长大,因为不想父亲那么辛苦。
关于梦想。
明天的策略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是让人们记住你,如果你拿的是银牌,你迟早会被遗忘,如果你赢了金牌,你就会成为榜样,而榜样永远不会被遗忘,看到她们了吗,如果你明天赢,胜利将不仅仅属于你,也属于千千万万像她们一样的女孩,属于所有被认为不及男孩,只能和锅碗瓢盆打交道,相夫教子度过一生的女孩。明天的比赛是最重要的一场,因为对手不只是澳大利亚人,还有所有看不起女孩的人。吉塔,你要记住,爸爸不可能每次都来救你,我只能教你怎么打,其他的要靠你自己,加把劲,你能行。
关于信任。
作为一个父亲,他始终坚信,女儿一定会赢得冠军,而不是那个国家级教练只要吉塔赢得银牌就已经觉得很棒。在这个世间无条件相信与支持是多么重要。
《摔跤吧爸爸》,五味杂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