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发文散文哲思

为什么“怕什么来什么”?

2020-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艾睿刻聊心理

有趣,有料!

有句老话这样讲“怕什来什么”!以前总觉得这话过于唯心,甚至有迷信的色彩。但是,读了《了不起的我》这本书,我找到了这个说法的心理学依据。

怕什么来什么!

1. 我们在怕什么,通常又是怎么应对的?

人们之所以会“怕”,就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威胁。这里说的威胁不是指人身威胁,它要比你想象的广泛得多。比如,繁重的工作,难搞的家庭矛盾,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会在心理上给我们造成威胁。

人在面对这类场景导致的焦虑时,就一定会发展出一种应对方式。要么正面硬钢,彻底解决;要么选择逃避,躲一时清净。不管你选择那种方式,时间长了,它就变成了你的习惯性反应。第一种方式,以绝后患,没话说!

其实,“怕什么来什么”通常说的就是第二种情形,当你没有勇气正面硬钢时,往往你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

比如,很多人在一个单位干的不如意,期待换一个工作环境,一切就能好起来。但是,真的换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在原单位遇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为什么?就是因为,虽然工作环境变了,但是你应对工作的方式并没有变,遇到难题依然选择躲,面对老板,依然不敢展现自己等等。这必然导致相同的结果。

2. 心理舒适区导致了“怕什么来什么”?

由这个例子,能引出了一个心理学概念——心里舒适区。不要误以为,舒适区就能让我们感觉舒服。就如同上个例子,工作上的不如意,绝对让人不舒服。但是,选择应对工作的方式,却是在舒适区中。

所谓的心理舒适区指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正是这个熟悉的应对方式,阻碍了我们改变,导致了“怕什么来什么”!

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女生小A,有一个在国外读书的男朋友。别人都不适应异地恋,很多人也因此分手。但是小A却不觉得是问题。而问题恰恰出现在,他们结完婚定居上海以后。女生越来越焦虑,考虑跟丈夫分居,搬回之前住过的二线城市发展。开始时,她和心理咨询师都以为,问题的根源是,她担心在上海没有在之前的二线城市发展的好,毕竟多年的人脉关系都在原来的城市。

通过选择疏离来保护自己

但是,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女生真正焦虑的是,稳定的夫妻关系!她总觉得,稳定的关系很难长久维系。同时,稳定的关系带给她的幸福和对未来的期待,会让她更焦虑。因为越幸福就越期待,那么就意味着,一旦失去,就会越痛苦。

再深入沟通才知道,女生小的时候,因为爸妈忙着做生意,她经常满怀期待的等爸爸妈妈忙了回家陪她,但是每次等到天黑,等到她睡着也等不来爸爸妈妈。时间一长,为了避免承受等待无果带来的痛苦,她就干脆放弃期待了。不对事情抱有期待,成了她自我保护的一种应对方式。长大以后,她越是想要的东西,就越不敢期待自己能得到。习惯性的选择疏离,至少失去时不会那么痛。

面对爱情和婚姻也一样,她依然选择疏离。异地恋这种克制的相爱方式,正好符合她惯用的疏离做法。所以她非常满意当初异地恋的状态。生活到一起以后,没法再保持疏离,同时不自主的期待以后的生活,让她越来越不适应。稳定的家庭生活,正在迫使她放下防卫,重新面对“期待落空”带给她的威胁。当然,她依旧下意识的选择逃离,想搬回之前住过的城市,重新过回分居的生活。很幸运,她有一个爱她并且心智很坚定的丈夫。

假如,丈夫对他们的关系不是信心十足,那么妻子为了保护自己而做的一些疏离行为,就会被误解成要分开的信号。丈夫也会不自主的为分开做准备,避免自己受伤害。你看,因为担心分开产生的焦虑,最后真的导致了分开。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对于这种现象,作者有非常精辟的总结:心里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而是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无时无刻不在变,我们自己也在改变,这就要求应对这一切的方式也需要调整甚至重构。

但是,如果我们抓着熟悉的应对方式不放,慢慢的,我们所害怕的事就真的会发生。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要时刻提醒自己,想要改变,就要走出舒适区,就要改变以往的应对方式。同时也要提醒自己,这样做一点都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你要放弃一直在用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寻找出路

鼓起勇气面对未知

针对如何改变并实现自我发展,书中给出了很深刻的思考以及应对策略。我会持续分享读这本书的收获,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期待下次见,我是艾睿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