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转基因技术之我见
近期,国内各种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争论铺天盖地,热度久居不下。
有许多人视它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也有许多人持保留意见,屡屡观望,讳莫如深,唯独正面支持者寥寥无几,不禁令人略感汗颜。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片段导入到生物体原有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正如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以大肠杆菌质粒为载体进行的各种基因融合实验,皆是隶属于转基因技术。
早在1974年,科恩(Cohen)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质粒上的抗青霉素基因转到大肠杆菌体内,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就揭开了序幕。
期间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终于,在1992年,荷兰培育出植入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基因牛。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红细胞生成,是治疗贫血的良药。这标志着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重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新的生命类型。
紧接着的是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成功投入产业化应用。
自此,新的的纪元开始了.....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
转基因加持下的各种新型品类层出不穷,来势迅猛。通过转基因所摆脱的本来劣势和所获得的后天优势,使转基因商品一度获得全球人民的大力追捧。
与此同时,以转基因技术为基底所衍生出的诸如“基因克隆”等新兴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强势兴起。各种新基因所带来的新性状和新产品,一时之间,呈万家灯火,繁荣昌盛之态势。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至此,转基因技术解决了大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并且为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正所谓,前途明媚,来日可期。
然而,渐渐的。开始有人站出来,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有关转基因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许,是毁灭性的。
通过基因漂流对其他物种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转基因后可能具有的毒性......
一时之间,各种猜测揣度被扭曲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可怕谣言的模样,望风披靡,人心惶惶。
人类开始抵制转基因。不,不能说人类,是我们中国内部群众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股推翻转基因,回归纯天然的莫名浪潮。
更有知名人士不惜冒险往国外拍摄相关纪录片以唤醒人们沉睡在安逸中的“危机意识”。
一场有关转基因科研是否应当被禁止的争论,就此展开了......
他们历数转基因的种种潜在风险,得出惊人的反人类的结论,他们痛骂转基因科研人员,慌乱无措,勒令我们的国家将极有可能超出控制的强大科技扼杀在摇篮里。
一时之间,我们的转基因科研工作者,在群情激愤的人民大众面前,因着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如履薄冰......
殊不知,在这场孰是孰非的争论背后,无数黑暗的角落里,多少不为人知的实验,不受影响般,不紧不慢地进行着......
正是这些在黑暗里的实验,他们得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成果,未经过审核检验多方认定,便沾沾自喜,心存侥幸地通过各种渠道转入市场,最终到了我们的田里锅里最后是,肚子里。而我们,对此心安理得,一无所知……
你说,转基因不是都被禁止了吗?
不,你错了,真正意义上被禁止的,只是那些正规的,为国家科研水平增光添彩的转基因科研,而那些本就不被允许存在的“暗黑”科研依旧,此时,却是真的无法无天了……
窃以为,一项技术既然已经存在并已被认证拥有可堪研究的可行性,那么就不存在被完全禁止的可能。世界太大,我们一隅的停滞不前,不仅无法真正维持自己一方的零风险更可能是未来,在国际社会上与尖端科技遥不可及的差距。
最关键的,还有那些转基因所带来的种种效益的一一撤回,说的容易,后果却是难以想象的,温饱的重回饥饿,富足的又归贫寒,我相信,与其冻死饿死,大部分人都会更愿意承担转基因这不知是否会失控的潜在风险。
所以,于情于理,转基因科研必须搞。与其禁止正规科研,却不得不放任少部分不可避免的不正规科研的“胡作非为”,以及一百多个其余国家的总有或多或少的转基因科研进行中。倒不如,撸起袖子好好干,走稳每一步,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次的科研,做不到零风险,却可以无限接近。
至于,剩下的那一点呀。天有不测风云,就像是出现天才也有一定的概率。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