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经典

再说礼(二)

2020-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大拙

孔子礼学思想的作用和目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似乎把孔子的地位抬的很高,但确实孔子的思想作为经世之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成就,故被历朝历代所推崇。今日说“礼”,孔子的礼学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思想的发展,时值当今对中国乃至全球仍有巨大的价值。难怪有人如是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关于礼学思想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二:

礼的第一个作用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礼规范个人处世交往的行为方式,对于君子人格的培养、升华人的内心世界有引导作用。在《礼记•曲礼上》中有:“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血缘关系还是在社会身份及政治等级上,都有亲疏远近和高低贵贱的差别,都需要礼来加以规范和约束,从而使人处其间,习以为常,各安其位。

礼的第二个作用些有利于调一分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礼在社会中不单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它还是社会的典章制度的体现。人们之所以要知礼、守礼,原因是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要以礼治国,首先要“君使臣以礼”,才能“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礼的规定的基本的政治关系,体现着礼具有等级差别,礼有规定这种等级秩序的作用。对君臣父子都有各自的礼的规定,并使之名实相符,不可僭越。所以《论语•季氏》中提出“不学礼,无以立。”

在现代社会中,提倡人人平等,没有了君臣的等级秩序,但是,无礼不立,学礼、知礼、守礼,人人以礼为行为准则,以富有人文情怀、合乎人性的礼制来规范和约束自我,这里的礼与法可以划等号。

总之,礼关乎个人、关乎社会,对己在内心人格培养上大有好处,是提升个人素质,成就仁德品性的核心要件;对于处世交往更有帮助,礼能让人懂得人如何立身处世,利于健全人格的培育。礼还些人们做事的准则,所谓恭宽信敏惠,都与礼有关,一个人仅有优良的品质还不够,不学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不懂法,难以砥砺自身内在的素质,也就无法达到仁德。只有学礼、知礼、立于礼,并去践行礼(学法、懂法、依法行事),慢慢完善自我,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美好人生。

礼的终极目的是“和”。有子(孔子的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社会、国家治理的目的和归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