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斋国学艺术之家

非遗:活了几十年,才发现中国剪纸艺术这么惊艳!

2017-08-15  本文已影响63人  匠粉

剪纸,相信中国人都不陌生,

它是指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

用于装饰生活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每逢过年过节,

有的家里会在窗户上贴上窗花,

寓意鸿运当头,万事如意

这就是传统剪纸艺术的表现!

剪纸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

纸的发明是在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

虽然在此之前不可能出现“剪纸”艺术,

但当时民间百姓善用薄片材料,

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

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

材料可以是金箔、皮革、绢帛,

甚至能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唐朝时处于我国剪纸飞速发展的时期,

描写剪纸的诗句也层出不穷,

比如杜甫的《彭衙行》写道

“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可以说明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剪纸在中华民俗中的存在感可不低!

几乎贯穿了一年中大部分重要节日。

正月初一,

家家户户挂春幡、贴窗花;

正月十五闹花灯,

元宵灯上贴剪纸;

清明时节,摆放祭品上要有剪纸,

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端午节,剪贴五种毒物,

以躲避瘟疫;

七月初七,

当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

女孩们聚在一起,剪花样、赛女红;

九九重阳节,

剪重阳旗,寓意步步登高。

来自安徽省马鞍山的非遗传承人,

剪纸大师张学华已具备了炉火纯青的手艺。

一般情况下,剪纸需先画底稿,

再按照底稿图形剪出轮廓和细节。

但张学华有一个绝技,

那就是“脱稿剪纸”!

手帕一般大的纸,

用剪刀刷刷挥舞不到一分钟,

就能剪出一副栩栩如生的作品。

张学华作品:孔雀摆台

张学华还是“花山剪纸”的创始人,

她的作品朴素大方,

毫无娇柔造作之感,

具有极强的传统民族特点。

融众家之长于一体,

北方之豪爽,南方之细腻,

在她的创作中都能体现出来。

2013年,“花山剪纸”名列安徽省第四批非遗名录。

张学华作品:花山剪纸——民间少女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和张学华的成长环境分不开。

她自幼就跟奶奶学习剪纸,

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工作之中,

首先确定题材,然后在脑海里构图,

形成画面后信手一剪,

颇有江湖名家的潇洒之感。

经过40多年的剪纸生涯,

张学华开始参加各类剪纸艺术展,

其作品《民间少女》系列,

已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随着时间推移,

中国的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发展。

涌现出越来越多结合现代元素的剪纸作品,

让人不得不感慨这种古老技艺之美!

剪纸是什么?

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民间技艺,

更是对于生活的艺术理解。

甚至可以将剪纸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这种古典美,难道不令人惊艳吗?

人们天生就有对于美的追求,

愿这样的民族艺术之美,

绽放永不熄灭的光芒。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匠粉,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