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由孩子的无意识习惯性行为所引起的教育反思

2017-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韩旭儒
乱扔垃圾

孩子的行为不仅受各种环境的影响,更会受到家长,同伴和老师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塑造,调教和引导。

今天看到一位妈妈在群里分享到“送孩子上学路上的一幕,原本他们愉快的母子交谈,却被一种极为刺耳的声音所打断,具体事件是学校门口有一位家长志愿者看到一名学生无意识随地扔下吃完的方便面盒子所做出的激烈性的语言批评和强烈的指责情绪,最终这个孩子受到了些许惊吓,似乎掉下了眼泪,但他还是忍住了泪水,最终将自己扔下的垃圾扔到所规定的地方去”。

通过这名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缺乏对公共环境的维护意识,可以看出他在综合素养上的不足,不仅充分体现了家长教育上的不当,也反映了学校教育上方向的不够,更是社会教育的补充。也许他父母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意识,也许父母多次提醒和叮嘱,却并没有他的注意和重视,学校教育依然如此,于是这样的行为便给他带了麻烦甚至可能是一种伤害,相信无论如何,这件事对他是会有所触动的,但愿这样的经历能够让他获得一定的成长,所以在我看来未必是坏事。

再从家长志愿者的语言行为来看,看到他的辛苦付出和对工作职责的尽心,深感理解,只是作为一名成年人采用那么极端方式对待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确有些过分,毕竟这么大的孩子正是接受教育的良好时机,因此换种发生表达,会更有助于彼此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质的事情。

从家庭教育来讲,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更要重视孩子的日常行为,尤其是学会理解和珍惜他人的劳动和付出,更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不顾别人的感受,放任自己的行为,无意之中给他人带来了不便,所以作为我们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提升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和规范个人行为意识的榜样,更要下意识地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应该作为学生所要做的事情,还要给孩子从利弊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保证孩子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为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学或教育时,应该将生活跟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使运用自如,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班级分组成对进行训练和传播学生的行为准则,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会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和习惯性,同时更是对周围人的良性带动和影响。(作者:韩旭儒)

本次讨论:

1.如果今天被对待的对象是您的孩子,您会有怎样的触动和反思?您会如何跟孩子交谈以及处理孩子的情绪?

2.作为您是孩子的老师,遇见这种事情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和处理?

3.如果这个孩子是您的邻居或孩子的同班同学,您会做出怎样的应对措施?

阳城幸福家庭俱乐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