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微观“与”宏观“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一旦我的学习是在了解更大的宏观问题、了解更少的事物本质、了解更多的底层规律,那么,我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都不过是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01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限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微观”的东西。

比如,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无非就是处理一件一件的事情、一次一次的沟通、一份一份的记录...你只需要认认真真把每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

在这种状况下,你会显得很专注,而且总能聚焦于自己手中的每件事,并把它做到极致。

慢慢地,这种“无微不至”的做事方法,就成了你的人生态度,你也更愿意以“微观”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事情。

但我想,这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因为面对同样一件事,如果过分关注“微观”细节,很有可能就会忽略“宏观”问题。

比如,你需要思考自己人生的战略:如何做长期规划,如何做重大选择,如何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如,你也需要探索自己人生的成长:如何用系统化的方式经营人生,如何不断升级、迭代自己的人生系统。

正是这些“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不那么重要”的更宏观的东西,

才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才会让你明白各种事情的轻重缓急,

才会让你理解应该在哪里投放更多的资源。

所以,在有了宏观的认知后,在面对各种人生困惑时,就不会陷入到细枝末节的纠结之中。

02

不可否认,我在学习知识时,也陷入到了细节陷阱中。

比如,我喜欢买经典著作阅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向牛人学习具体的业务知识,研究各种方法论和工具...

通过以上的操作,我确实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让我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也发现了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

于是,我又继续看新的书籍,学习新的工具、研究新的套路,不断循环。

但是我真的需要学会那么多知识吗?

有没有更重要的问题呢?

有没有更宏观的视角呢?

经过长期的思考,我给出的答案是:

不应局限于what与how的细节,尽量站到why层次思考。

要从表象深入到本质,找到那些“更少而更好的事”。

比如,我意识到了,“提升认知不只要增长知识,还要改变思维方式”;

我也意识到了,“真正的专业是你真的特别擅长解决某种类型的问题“。

我更意识到了,搭建了正确的框架,会让事物的轮廓更加清晰,会在判断事物上给出逻辑导向,会在行动实践上给出指导依据。

所以,一旦我的学习是在了解更大的宏观问题、了解更少的事物本质、了解更多的底层规律,

那么,我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都不过是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