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即好——记一部曾列入中国十大禁片之一的影片
《活着》
是我大学时期看的一部影片,它是
张艺谋
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而成,
葛优
饰演徐富贵,
巩俐
饰演富贵的妻子家珍。播出当年,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但也曾同时被列入中国十大禁片之一。
它把观众带回到中国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民国、内战、大跃进、文革。
在影片中,葛优扮演的徐富贵在民国时是个赌徒,输的连房子都被收走,他父亲一气之下就离开人世;内战时期,失去了母亲;大跃进时期,失去了儿子;文革时期,女儿因红卫兵不懂接生而难产离去。
相比起小说原著,电影的结局做了很大改动。原著中除了徐富贵和一只老牛,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死去了。但电影的结局让我看到了富贵、家珍、女婿二喜和外孙一起和乐融融的景象,我泪点低,这也是让我稍加安慰的结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曾列入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大概因为当时的中国还不愿意正视历史。时至今日,国家已经有勇气面对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影片中温和的讽刺太多了。例如:
1.徐富贵是民国富家大少爷,因赌博而让祖宅输得一片砖瓦都不留,他爹老子直接被气死。而三反五反时期,当年赌博赢了富贵祖宅的龙二却被划为地主,因阻止政府强收房子,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这个宅子,被政府直接五枪毙命。富贵吓得屁股尿流,感叹一句,幸亏当年赌博赌输了,不然今天毙命的就是他。
2.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表明自己干过革命,是老百姓,是贫民成分。二喜来家里跟凤霞相亲,又特别强调自己的成份,生怕成份不好,女儿嫁不出去。
3.大跃进时期,炼出一块钢铁,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都包了一头猪,大家放开吃,敞开吃,吃饱了接着干,15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
4.大跃进时期,儿子有庆问福贵:“小鸡长大了变成什么?”富贵的回答是:
“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
文革后期,外孙馒头再次问起他同样的问题时,他却是这样回答的:
“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
他不再回答“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成了“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老百姓对社会寄托的塌陷,生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过日子,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
片名为《活着》,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它让我们深深感到,活着即是好,活着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今天生活条件的优越是过去无法企及的,按道理来说,现在的人要过得幸福。但现在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人生活的不停抱怨中,抱怨薪水不是上万(但太低也不要心安理得),抱怨儿子不是百万富翁,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还抱怨生的不是儿子等等。
总结起来,各种抱怨基本都跟金钱有关。但是,仔细分析,发现生活条件不错的人还是喜欢抱怨,有十万希望百万,有百万希望千万... ...归根到底,喜欢抱怨的人没有懂得满足的心理。总想着自己没有什么,不想着自己拥有什么。
抱怨是一种负能量,它可以传染给别人,给人带来霉气。偶尔抱怨,可以选择性不听,但是长期在耳边抱怨,听的人只想敬而远之。
活着即好,要有满足、乐观的心态。幸福是什么?很多人用金钱来衡量幸福,看见有钱人,就认为他一定幸福;上班辛苦一点,就认为他一定不幸福。这种观点,只会自贱自己的心灵,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永远不会快乐。
我是个不好面子的人,但我自信,不活在别人评论的世界里。温饱物质过得去,我更在意我的精神世界。你可以认为我穿的衣服不时尚,但我不认为穿得时尚的人就幸福。
我的幸福就在于,我有爱我的爸妈和兄妹,每当回到家,我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和先生就像好朋友,可以一起面对快乐和困难;我的孩子健康活泼;而我懂得愉悦自己,用爱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心灵,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有价值。
活着即好,感谢这部影片,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生活的内涵。让我们都努力,提升自己价值,千万不要没有自我,活着别人的世界里,不浑浑噩噩过着抱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