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职责有哪些?到底该做什么?
系统的说说这个话题。
第一,产品经理第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设计和推动产品中的各个关键点。
如果我们将产品中的各个环节来拆分,可以有市场、用户、需求、功能、交互、视觉、内容、数据、运营、传播、推广、变现等阶段和要素,每个部分都有其中的关键点。
例如当我们考虑产品时,如何去获取流量?有哪些低成本的流量获取方式,能够在产品的机制中就让它运转起来?这个时候产品设计要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关键点。而就产品的载体本身,整个产品外在的表现、内在的交互、信息应该怎么处理、数据怎么去分析,这是一系列的,都需要我们的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去考虑。
用另一种话语体系来说,这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每个环节中的主要矛盾。我们都知道推动事情真正难的地方,就是找到这些主要矛盾、关键点,很多事情做不好,也在于关键点没有推动起来。
对于设计,其实范畴会更大一些,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去做哪些功能、功能的主干是什么样的、哪些点(界面里面的要点应该是怎么样的,信息应该怎么去呈现),和业务、和战略的需求如何对接,这些都是设计。只不过团队分工不同需要有人擅长画图标,有人能够去做前端的开发等等。同样,作为产品经理,就要对产品里这些核心的骨架、这些关键点来负责。
所以这就要我们能够掌握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用户调研,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具备综合的判断能力,能够抽丝剥茧,透过纷繁的外表,直接抓到关键点,并且推动这些关键点向有利于产品的方向发展。
第二,产品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经常要做的另外一个重点事情就是协调和沟通。
我们会发现做产品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角色。想要让产品往前推进、想要让产品成功就需要各个岗位能够协同配合起来。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等往往能够在中间起到产品枢纽的作用。有些团队里,老板本身就是枢纽,其实并不在于具体谁在做,而是一定需要这样的角色和职能。
正因为这里的工作是要和产品的每一块都衔接起来的,所以产品经理的知识面、知识树要完整,能够去跟各种地方去做对接,能够去把握和判断。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说产品经理要懂技术、懂业务等等。产品的各个部分的确都需要懂,不然怎么衔接?
这里面也引申出来一点,个人的沟通能力要够强。不能整天在那半天闷不出来一声,或者说几句对方就火了这也是不行的。所谓的沟通能力是什么,不是说花言巧语,而是去跟人沟通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非常逻辑清晰的把这些事情说明白,并且根据对方的反应能做调整,能够让对方信服和接受,能够让对方往你现在判断认为正确的方向去推动,这就是沟通能力。
第三,典型的几个方面的细分职业/工作。从产品的战略到策略,从用户研究到概念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以及技术和其他各个角色的协同,然后再到运营和传播,下面简单介绍。实际上不同产品、类型、行业的差异很大,做社交产品的、做电商的、做互联网金融的、做教育的,等等,会很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产品策略
当我们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一个产品经理进入到一个产品的时候会有职务高低的差别,因此我们对产品的控制力就会不同。比如说我们自己独立在负责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产品线的时候,就要考虑整个产品的壁垒和优先级的建立等等,如果是一个初级的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师,刚刚开始做这种工作,那你可能会负责其中一个模块,或者几个模块的产品设计,或者去推动各种资源的利用等,这是有很大差别的。
如同我们一开始说的「关键点」,不同领域的关键点同样差异很大。对于很多产品、或者产品的阶段来说,把商业逻辑理清楚是最重要的,如何赚钱、如何提升转化率等等。而另外一些,则会更看重产品增长、爆点、钩子等等。这里面的产品策略都会有差别。
产品的定位其实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说对于市场机会的洞察、对于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群体的划分等等。《定位》这本书也讲了很多内容,但是美团的王慧文在群聊时也提到,他觉得这本书对现在互联网很多公司并不适用(把观点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作为产品经理经常会考虑的事情就是产品壁垒问题。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各方面强有力的竞争,如果在往前走的时候没有一些壁垒存在的话,就意味着这个产品很容易被人抄袭,因为你没有什么可以防御的措施。比如我们玩过的各种网络游戏,你玩的游戏角色拥有的防御力就好似一个产品的防御力量,防御值够高才能坚持更久,才能赢。很多产品抱怨自己被抄袭,但是在丛林世界,防御力不够、护城河不深,也的确就是很脆弱。
一个产品里面可能有技术的壁垒,我比竞争对手的技术更先进,有更快的下载速度、音频编码的技术等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去建立技术壁垒。可能竞争对手想要去复制我们的技术,需要投入极大的甚至得不偿失的力量才能做到。再比如说营销的壁垒,很多时候一个产品的用户在人群里面的数量是有限的,当一个产品快人一步地去把这些用户都刷了一遍的话,那老二老三再进来的时候就会遇到问题,你后进来的产品和先入为主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
举一个当年58同城和赶集网的例子,因为前段时间我刚好听了赶集网创始人的一个分享,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广告里先后看到58同城和赶集网的时候,他应该会选择使用哪一个呢?发现那时用前者的更多,因为用户的心智已经被之前的营销打过烙印了。当二者功能和体验的差异不是很大的时候,往往用户会说,我先知道的谁就会先用谁。
人们在接受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尤其是已经有了熟悉的相似产品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多数人并不会冒险去使用一个新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营销的壁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产品能够推送到用户面前,去抢占用户。当然我们也经常看到设计成为壁垒,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拥有一个好的设计壁垒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帮助我们迅速地获取流量,帮助我们形成品牌并树立口碑,能够在媒体里面获得更高的曝光,这也是给我们的产品添加壁垒的方式之一。
(这些都是具象的让大家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弄清楚并且推动一个一个的关键点)
还有很多点是产品经理要去把握的,例如产品中优先级的问题,在我的知乎专栏《可能性 | 产品与大设计》里面,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在讲各种各样的优先级。比如说从用户和需求的优先级到界面交互和视觉的优先级,再到信息内容呈现的优先级等等,确定一个产品里的各种优先级其实是非常核心的任务。我经常听到很多人会抱怨,你的产品中哪个点哪个点没有做好,为什么会这样,你们怎么这么糟糕等等,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用户和一个专业人士之间的区别。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产品设计师,在产品中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去权衡优先级的高低,而不是把用户的所有要求去一一满足。其实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不难发现,我们随便拉一个产品过来你都能发现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没有去解决呢?因为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当我们要投入一些资源在某件事情上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这件事做好了,另一件事情可能就会做得差一点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十全十美,那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区分各种层面优先级的高低,这也是我们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决策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
(下面我讲的很多是以产品设计师的视角来说的,会更偏向设计师一些,但是对于产品经理其实也是适用的,不同的说法,实质一样)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也是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非常重要的环节。用户研究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事,也是产品经理必然要去做的,只是很多时候没有特别科班的拿出来详细讨论,而在 UX(用户体验)领域说的比较多。
我们虽然经常说哪些人是我们的用户,以及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视野都是有限的,往往只能看到周围有限的人和我们自己,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使用一些用户研究的方法,真正地帮助我们去理解产品的用户。
这就涉及到一些必须建立的基本观念,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用户的问题在哪里,并且要理解用户问题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照搬他们的意见。如果去问用户对于这个产品有什么意见,然后用户说完了你回去照着做,可能明天遇到另一个用户又是不同的意见,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还有一些我们在做用户研究的时候使用的具体方法,我们要确保没有影响到用户,不诱导用户,而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间接地观察他们,去审视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在网上去做问卷调查,或者说直接上微博搜索用户各种各样的反馈,直接去看很多用户行为背后的数据,目的都是为了去排除干扰,去找到真正影响用户的因素。
概念设计
在做一个产品时,将产品由需求落实到具体的解决方案里。想法和解决方案是不同的,后者才是能够落地的关键。里面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怎么样去定义好问题的边界,怎么样去设计边界的探索,怎么样定义设计的概念等。做好这一块,对于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顺便介绍一个设计的方法——极限探索。如果现在有一个课题,随便一个什么题目,无论是做个工具产品,或者是想解决比如现在的共享单车等等问题。我们可以在一开始就去进行海阔天空地想象,去列出几百种有可能的解决方法,不管这些想法是靠谱也好不靠谱也好,只有你真正的去(用)这些方法探索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可能性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把中间区域划出来,然后靠近这个边界的这些想法往往能够延伸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之前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你真的去穷举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几百种,几百种之后你就再也想不到一些新的可能性了。
其实我们就是在各种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下,不断的去探索边界,将概念落地。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这一块其实有着非常多的原则和方法,现成的有很多设计规范,比如说苹果的 HIG 等等,读过之后你会发现里面讲了非常多的建议、原则还有方法,这会非常有助于产品交互上的理解。我的建议是作为产品经理,即使不用自己落实到交互设计的细节(每个公司/产品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公司产品经理直接会把交互做了,有些则只需要明确需求),也应该对这些方面有良好的感知,有自己的判断力。
虽然交互设计现在看起来很多人都能做,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仍然不多。而交互的背后,又和产品的转化、功能的实现等等紧密相关,所以值得重视。
视觉设计
对于一个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来说,可以不用会画图标画界面等等,或者把这样的技能掌握的很深入,但是一定要去建立基本的审美观。现在很多团队的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审美,这就会导致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大家都觉得好的,不知道这个视觉效果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我摆了几个选项出来而你不知道如何去选,这将会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只能依靠自己主观的喜欢,比如说我喜欢蓝色喜欢绿色等,这就不对了,每一部分的视觉设计应该都得能讲出背后的道理来才行,比如说我为什么要用蓝,为什么要用暖色调,为什么用冷色调,以及为什么要利用邻近色、互补色等等。得知道红黄蓝绿等等这些貌似很简单的颜色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是色相环以及整个的色彩空间关系如何表现等,实际上在这些现象背后有非常多的理论和书籍。很多人都知道一个经典的故事,乔布斯在读大学的时候去旁听了一门课叫字体的设计,他发现一个小小的字体背后的设计都有着很多考虑,这就为之后设计苹果的一些产品奠定了一定基础,也许他并没有去真正画这些字体,但是他有了足够的判断力,能够区分好坏并且知道要去关注哪些细节,这也是我们一定要去做好的。
技术与协同
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也应该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当然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会写具体的代码,但是你对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要有足够的接受度,比如说你要知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最近有哪些新的技术,对一些前沿的东西你要有足够的敏感度。
运营与传播
在互联网上面做产品,不止是产品本身那么简单,并不是说我们把整个产品框架做好了,做好产品的交互、视觉、内容等等,然后让这个产品成功上线就完事了,其实这仅仅是刚开始,这个产品上线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比如说这个产品怎么去获取流量,你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这也是我发现很多产品经理、设计师出身的人不太具备的一点,比如他们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其他平台上之后,却发现根本没有多少人去读,流量很少。也许他们的内容写得还不错,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只会设计好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页面,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去传播产品,不知道怎么样在各种平台上去吸引流量,去把自己好的东西告诉大家。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还能在空气里传播,但是如果在做一个互联网线上产品的时候,你没有跟用户去做一些延伸的空间,没有让尽可能多的用户知道你的话,就永远是个死的点,是扩散不出去的,甚至算不上一个产品,只有被用户使用的产品才能被真正定义为产品。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产品进行各种各样的传播,用各种方式去让用户知道我们,让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并且产生一定的黏性,然后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和他们发生关联,这才是做产品的一个完整过程。
第四,职责之外,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两点非常重要的素质。而且我认为这两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前面都是在告诉大家一些技能的点,而这两个点是职业的点,一个是执行力、一个叫主动性。
想法不值钱,只要将想法转化为方案,又将方案推进下去,变成实际,才叫有执行力。这很简单,不再赘述。
而关于主动性,有一个很经常发生的情况,当还在工作时间,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完了,然后没有事情可做,这个在别的职业是可以的,但是在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是不可能的。只要你在工作时间,你在看这些产品的时候你一定能找到事情做,一定有各种方式去完善产品,哪怕你去研究用户反馈,你去理解这些产品数据等等,不存在没有事情做的状态。
对于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如果发现你的执行力,你在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主动性不太强,或者说你总是要别人推着才能往前走,那很可能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要不要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只要你选择这样一个职业,要想做好,保持持久的战斗力,或者说是安全感,不会被行业淘汰,就要确保你的执行力和主动性是足够的。其实在当下这个社会,对于各个行业、职业的人来说,都是这样。
----
我写作的领域:互联网、产品、设计、职业、年轻人的成长
简书个人页面:http://www.jianshu.com/u/93666dd4205b
马力,超过10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最美应用创始人,创新工场早期成员,豌豆荚创始成员&产品经理,IBM用户体验设计师,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领域都有比较多的积累,同时,也是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的校外导师。
设计师入门与成长之路系列:www.jianshu.com/nb/9109761
产品设计与产品思维系列:www.jianshu.com/nb/8804536
邀请加入互联网学习圈:www.jianshu.com/p/b25ee03d65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