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面试题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Leslie_Lee

1.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通过持久化机制把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文件来保证数据持久化。当Redis重启后通过把硬盘文件重新加载到内存,就能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

2.缓存雪崩由于原有缓存失效,新缓存未到期间。用加锁( 最多的解决方案)或者队列的方式保证来保证不会有大量的线程对数据库一次性进行读写

3.缓存穿透是指用户查询数据,在数据库没有,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在缓存中找不到,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然后返回空

4.缓存预热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

5.缓存更新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据并更新缓存。

6.缓存降级服务降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Redis服务故障,导致数据库跟着一起发生雪崩问题。因此,对于不重要的缓存数据,可以采取服务降级策略,例如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Redis出现问题,不去数据库查询,而是直接返回默认值给用户。

7.单线程的redis为什么这么快(1)纯内存操作(2)单线程操作,避免了频繁的上下文切换(3)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机制

进程发起read请求,kernel未准备好数据,直接返回一个error,进程无需阻塞等待;进程会轮询发送read请求,如此往复;一直到kernel准备好数据,才把数据拷贝并返回给进程,结束轮询;

8.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String,hash,list,set,sorted set)

(1)sortedSet进行遍历时,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遍历;

(2)set遍历顺序是随机的;都不允许重复的成员出现在一个Set中

配置文件详情:

#指定 redis 只接收来自于该IP地址的请求,如果不进行设置,那么将处理所有请求

bind 127.0.0.1

#是否开启保护模式,默认开启。要是配置里没有指定bind和密码。开启该参数后,redis只会本地进行访问,

拒绝外部访问。要是开启了密码和bind,可以开启。否则最好关闭,设置为no

protected-mode yes

#redis监听的端口号

port 6379

#此参数确定了TCP连接中已完成队列(完成三次握手之后)的长度, 当然此值必须不大于Linux系统定义

的/proc/sys/net/core/somaxconn值,默认是511,而Linux的默认参数值是128。当系统并发量大并且客户端

速度缓慢的时候,可以将这二个参数一起参考设定。该内核参数默认值一般是128,对于负载很大的服务程序来说

大大的不够。一般会将它修改为2048或者更大。在/etc/sysctl.conf中添加:net.core.somaxconn = 2048,

然后在终端中执行sysctl -p

tcp-backlog 511

#此参数为设置客户端空闲超过timeout,服务端会断开连接,为0则服务端不会主动断开连接,不能小于0

timeout 0

#tcp keepalive参数。如果设置不为0,就使用配置tcp的SO_KEEPALIVE值,使用keepalive有两个好处:检测挂

掉的对端。降低中间设备出问题而导致网络看似连接却已经与对端端口的问题。在Linux内核中,设置了

keepalive,redis会定时给对端发送ack。检测到对端关闭需要两倍的设置值

tcp-keepalive 300

#是否在后台执行,yes:后台运行;no:不是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redis的进程文件

pidfile /var/run/redis/redis.pid

#指定了服务端日志的级别。级别包括:debug(很多信息,方便开发、测试),verbose(许多有用的信息,

但是没有debug级别信息多),notice(适当的日志级别,适合生产环境),warn(只有非常重要的信息)

loglevel notice

#指定了记录日志的文件。空字符串的话,日志会打印到标准输出设备。后台运行的redis标准输出是/dev/null

logfile /usr/local/redis/var/redis.log

#是否打开记录syslog功能

# syslog-enabled no

#syslog的标识符。

# syslog-ident redis

#日志的来源、设备

# syslog-facility local0

#数据库的数量,默认使用的数据库是0。可以通过”SELECT 【数据库序号】“命令选择一个数据库,序号从0开始,到15;一起十六个数据库

databases 16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