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生活才能看清生活

2022-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兴读书

生活本是生活,无需观察,可就是如此生活,恐怕一辈子都是跟着别人生活。

要想活出自己的价值和特色,要想在物质和思想上有所突破,想要上行,就得学会跳出生活的怪圈,去审视生活。

蔡垒磊写的一本《上行:可复制的突围之道》,就告诉了我们要如何跳出生活去思考、去践行,从而实现上行。

一、在不确定性中坚持

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坚持确定的事情,坚持可以看得见成效的事情,但往往很多现在看不见回报的,不那么立竿见影的事情确是上行的重要途径。

举个例子,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觉得他是在干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作为的大事,而且他在一开始也不会立马挣到钱,甚至会赔钱,也会有很多人的嘲笑和讥讽,但他依然能拨开云雾见月明,坚持见到胜利的曙光。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做正确的事,坚持做,一定会有回报。我们往往高估了一件事短期内的效果,而低估一件简单事长期做的效果。

确定性会让人趋炎附势,比如,这做一件事能评职称,考上研能涨工资,于是人们都从会做这件事,人们都会挤破头去考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直接的可见的利益回报,所以人们蜂拥而至。

但对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不愿意为之去付出,就好比读一本与评职称无关的书,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坚持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

但机会往往藏在不确定性中,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而走到最后的人就上行了,就拉开了和普通人的区别。

“门槛和高墙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阻碍,还为了更好地犒赏翻过去的人”。

二、要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想要做到长期主义,很重要的就是敢于直面孤独,不能人云亦云,不做乌合之众。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社会安全感,跟着周围人的步伐一步步向前走,完全不去思考,不敢迈出周围群体不一致的步伐。

有个朋友,单位推荐她去买一款保险,她不愿意买,当单位或办公室等周围人都开始买这款保险时,她才决定要买。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在网上买东西,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看销量高的,看大家买的;我们去饭店吃饭,是不是看看哪家人多去哪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不愿意思考,因为大众就是这样做的,我这样做就对了。

在本书中作者说:

复制多数人的行为,是出于社会安全感,但正是过度追求社会安全感,让普通人丢失了那些有可能不普通的机会。每一个社会人都会被套上符合某个群体普遍价值共识的枷锁,不符合的人往往会遭到该群体的排斥,但这些共识并不都是好的。”

最近的韩国万圣节踩踏事件,如果能少一些思想上的人云亦云,行为上的亦步亦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凑热闹。

曾听到一个二手生活的概念:

“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

别让你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敢于特立独行地做一只向上飞行的猪,静静地等风来,那时,也许我们正站在风口上,做好了迎风飞翔的准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