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件可写的小事之157:有了书,才有了远方
苏东坡有言:“人生识字忧患始。”自从认识了汉字,就走进了书的世界,对这个鸟语花香人来人往的大千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书的引导下,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广阔的天地。
那时候,家里除了我的几本小学课本,找不到一本可读的书。但是,家里的四壁之上有许多糊墙的报纸。于是,我就开始了读墙时光。
墙上的报纸,有的是颠倒着粘贴的,我就得把头掉过来,大头朝下去读。有时候,报纸是横着帖,我就歪着头去读。母亲看见了,有时候摇摇头,叹一口气,什么也不说。有时候,喊我的名字,让我别大头朝下,怕把眼睛累坏了。确实,读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着把我认识的字,在墙上边复习了一遍又一遍。渐渐地,我又走出了家门,到了别人家里去读墙。那些婶子大娘们打趣我:“这孩子是不是坐下病了,怎么一天到晚脑袋总是歪歪着的?”
等我上了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到同学张威家里玩儿。一下子发现了一个宝藏!张威家有一个大大的书架。架子上摆满了书!我就想发现了一个金矿一样,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我扑过去抓住抚摸着那些书,好像看见了久别的亲人。后来,我和张威聊天的时候,说起来在他家读书的事情。他笑着声讨我:“你那时候去我家,哪里是玩儿呀,到了我家,就蹲在书架下边,拿一本书开始看。天黑了都不回家。”他也不记得自家有几本书。他也从来不读那些书。
张威的爸爸在县城里的文化馆上班,是我们县里小有名气的作家。他看见我去读书,把架子上的书弄的乱了次序,我还用沾满口水的手指头去翻书,不仅没有生气,还和气地告诉我要读什么样的书。告诉我读书的时候把手洗干净。
就这样,打着和张威玩儿的幌子,我一放学就偷偷跑出去。母亲有时候忙不过来,让我帮她看一下弟弟妹妹,我嘴上答应着好好的,一转身的功夫就跑了。回到家里,母亲啥也没有说,只是告诉我,早去早回,别在人家吃饭的时候还赖在哪里,那样不礼貌,还被人家笑话。
这些书,让我知道了有一个猴子叫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又发现了,哪吒原来是一个小英雄,他的爸爸也害怕他。我明白了哪吒的爸爸,为什么叫托塔天王。我还读到了一个“周扒皮半夜偷鸡”的故事……许许多多的故事,一个个有趣的人物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等到了更大一些的时候,我去到了县城里,知道有一个地方是专门卖书的,叫做“新华书店”。于是,星期天的时候,我就常常跑去那里。尽管县城离家有十里多路,也没有车子骑,全靠走着去。我也不知疲倦。我把手里边仅有的那一点儿零花钱都换成了书。有时候,没有钱,就坐在书店的一个地方,看着柜台里,摆着的那些书出神。柜台下边,摆满了一排又一排的小人书,什么《杨家将》《武松打虎》《大战长坂坡》,我看不见里边的内容,就看封面。也心满意足了。《小白兔换尾巴》是我买过的第一本童话书,那时候,也不知道是童话,就觉得很有趣。还有一本《大象历险记》印象也很深刻。《阿基米德故事》至今还在我的书柜深处收藏着。那上边我写的字还是歪歪扭扭的。这本书在我手里已经保存了四十多年了。
我走进书的世界,结识了天下的英雄豪杰,和那些思想家促膝而谈,走过了一处处美丽的家园。我体验到了另一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