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二零一八年某日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_木子亭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黄河;因为我第一回到黄河,正是细雨飘萧的夏日。

  济南是少有雨的,这一天的确是难得。绵绵无尽的雨,如千万缕青烟,飘荡在半空中,迷迷漫漫。我忘了打伞,只身漫步在黄河大桥上。桥边立着一片杨树——在我所生长的南方某小城,是没有杨树的。他们树干高大挺直,枝叶翠绿繁茂,在与黄河相同的水平面上生长,我驻足,触摸他们的叶子,细细察看树叶的纹理,仿佛要把他们的生命看透。放眼望去,是无边的绿海,与更远处的黄色区分开来,我知道,前边就快到黄河了。

二零一八年某日

  我似乎加快了脚步,手却仍会缓慢滑过锈迹斑斑的栏杆,忍不住倚在栏边朝下看看,到底还是杨树根。于是继续朝前走。雨还是一样平静地下着,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毫无声息,只冲散了昨日的阴热。在朦胧中,桥梁上的“济南黄河大桥”若隐若现,我的心开始躁动起来。

二零一八年某日

  直到我看到了那浑黄的河水,平静而缓和地流淌着,这是一种震撼之外的力量。看惯了印象中浩浩荡荡、黄沙滚滚的黄河,也以为全都是天水相接、万里奔腾的黄河,而眼前的黄河是沉静温柔的,她从桥的一边流向另一边,再悄悄地流向远方。

  近处是黄颜色的河水,两岸是青绿色的杨树林,黄河绿树一同向更远处蔓延,与灰蓝色的天空连成了一片,这着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美画——配色是很考究的,一层青绿一层灰蓝,尽显此刻的静谧与祥和,添上一抹黄,更使得画面柔和而不会过于清淡。构图就更不必说了,一景一别都有他特定的比例,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能更好的体现黄河的位置。

二零一八年某日

若是截取一段近景,你会发现,画面并不完全是静态的。左下角的岸边,有人正做着钓鱼的准备,他的旁边,是黄泥上正玩得尽兴的孩子。而对岸的那个人,已经在小板凳上坐了很久,静静地等待着鱼的上钩。若是你的听觉再灵敏一些,你可欣赏的这幅画的层次就更高了,桥下漩涡咕噜咕噜的声音可是都能听见的。

  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不忍离去,却又更想着如何从桥上下去到河边,也成为这画中的一个要素。在这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从远处驶来,我赶紧避让一旁。不想老人却停下来,同我一样,细致地观看这一景一物,我们就这样沉醉其中,良久。他举起相机,最后将这景色记录下来。他回头,朝我微笑示意,我接过他的相机,使他成为了那一幅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老人左脚踏上自行车的踏板,右脚滑几步,抬高越向另一边的踏板,向远处驶去了。

  离开黄河已经过了许久。那里有黄泥的浑浊的河水,有青绿青绿的杨树林,有大桥中间呼啸而过的汽车货车,我不能忘记他们,那是喧闹城市中难得的宁静。然而我更不能忘记的是那个骑着自行车的老人,我应该这样说,我也希望做一个那样温和随性,清欢而恬淡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