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曾经让人们挤破头要去上班的大厂,倒闭了
那家曾经让人们挤破头要去上班的大厂,倒闭了
原创:财深道长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较早 ,公司全景,已封闭了,拍照留恋中……今年的冬天来得比较早。
在这个几年前还是工厂集中区的远郊,随着大片居民楼的建成,再加上几所学校,几座商场,已日益凸现出商业城市的模样,房价更是从十年前的两三千直涨到现在的两三万。
这里是我到某城的第一站,因为偏僻,又因为工厂多,特别适宜当时刚刚毕业的我们。不过,它对于我的意义,远不止提供了一份工作,或者提供方便的食宿这么简单,确切的说,我的社会历练就是从这块偏僻的地方正式开始的。
尽管在这里工作几年后,我就去了别处发展,可是兜兜转转几年过去,我又回到了这里,这样几年又几年,几年加几年,人生的十多年就过去了,缘分,也就产生了。
更有缘分的是,刚刚来这座小城时,我面试的第一家工厂就在居住的小区边上,这是一家台资工厂,全名叫“镁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镁铨材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主要生产并出口医疗管材,是一家在今天看来很一般的制造工厂,当时却是我们心目中高大上的地方。
也许是工商局的规定,在这片号称台企高地的工业集中区,只要是外资公司,名称的“有限公司”前就要插上(上海)、(苏州)或(昆山)、(太仓)之类的字样,这也成了我们辨别一个公司好坏的主要标志。
不可否认,十年前的外资在某城走路都是带着风的。
在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大潮冲击下,香港首先成了最早承接欧美产业的桥头堡,接下来台湾更是成了承接外贸的超级工业园,台商们占尽天时地利和感情因素,对外不愁订单、对内不愁资金和技术,兼之大陆正处在最大的一波人口红利高峰期、不用愁劳动力,再配以改革开放“大道扬鞭驰骏马”的绝好天机加持,这些外资工厂们只管放心去生产就可以大把赚钱,世上哪还有比这更好的发展机会?这里就是企业界的伊甸园。
当时的外资优越感达到什么境界呢?我一老乡开设了一家给外资做配套的小厂,因为注册不了外资企业的专属名字,于是他私下刻了一套“**(**)有限公司”字样的萝卜章,做业务宣传时就用这样的名字,结果居然业绩奇好,客户都认可这样高大上的名字,而在当时也没有企查查、天眼查之类的网上查询平台,工商公示也未正式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镁铨材料自然也不例外,这家工厂成立于1993年代,属于进入大陆发展较早的外企,在2001年代销售额就已过亿,2005年代更是搭了火箭似的,年度订单已超十亿,厂里几千人每天都是两班倒的加班加点,效益奇好。
这时的镁铨材料,从门卫到食堂,每个人都富得流油,想进去做操作工都要交介绍费,前后两个大门口常年有一伙民工模样的人围着,以便有机会进去打个短工什么的。
对于大学新生,要入职公司必须得过五关斩六将:财务人员需先来一套不亚于注会税务级别的高难度试卷进行海选(正好当时在准备注会考试,所以我幸运过关);然后是人事摸底式面试,再后来是部门老大面试(记得当时有一个问题“在成本核算时,如果当月的制造费用不结转的话,月底一般会体现在哪个科目?”因为特别接地气且具杀伤力,至今在我面试新人时还会很多人都回答错误);最后才是有录用决定权的副总面试;决定了之后还要来个回马枪:由董事长亲自面谈(不要小看这一枪,和我一起去的两个同龄人都是倒在最后这一关上)。
当然,因为应聘的人员太多,管理部门在网上进行了怎样的筛选,就不得而知了,记得我是腆着脸投过三次资料,才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这时正处于2007年代。
如愿以偿上班后,才发现公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首要问题是工资制度僵化。
虽然工资普遍比较高,但也就是入职时比较高而已,进来后,工资就“冻”住了,除非国定调整最低工资,建厂十多年来,员工竟然没有涨过工资,整个工厂虽然繁忙,却是显得死气沉沉。
其次,用人机制僵化。
公司的高管全部是台籍人士,就算是发生了好几任厂长、协理带走公司订单被开除、甚至打官司的丑闻后,老板仍然只招台湾人担任高管,大陆籍主管做到经理级别就到了天花板,在课长职位做了十年以上的员工比比皆是,员工士气普遍不高,混日子的居多,没有国企的命,却得了国企的病。
再次,生产订单流失严重。
尽管业务看上去始终不错,但是老客户已经在不断流失。
一个很有名的德国客户,是欧洲最大的几家医疗用品公司之一,曾经占据公司年度销售5%以上,但是在2006下半年后就从公司的客户名单里销声匿迹了,这是我到公司前一年发生的事情。
那么,是不是这家客户自身的销售萎缩了呢?
不是的,业务人员告诉我,这家客户的单子从公司撤走后,转给了一家民营大厂,做得好着呢,“因为镁铨的生产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或者说如果达到要求去生产,则成本太高,公司就要亏本,最后不得不放弃,连剩下的原料加模具一起送给了别家工厂。”
业务人员说得毫无顾惜之情,倒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意味。
类似的客户还有几家,而且还在不断新增着。
近一步了解才发现,公司的业务是这样“转移”的:
公司的业务有一部分是由台湾总部转移过来,更多的是公司去国外参展吸引客户,洽谈合适后即行合作。合作一段时间后,外国客户也逐渐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具体行情,认识了不少新的生产商。同时,国外消费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随之提升,但是因为公司保守的人事制度和发展策略,优秀员工得不到发展、不断流失,生产效率不升反降,已经很难达到到原来的产品质量,遑论提升。于是,客户只能重新选择新的厂商进行生产,公司则继续开拓品质要求较低的客户。
也就是说,十几年经营下来,镁铨虽然开拓了很大的国际市场,却是以他不断降低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充当了一个引路人、带路党的角色,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大家。
这倒是确实暗合了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精髓:先请进来,再走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台商们真是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啊!
于是,就是这么一家规模、效益都很好的大厂,在我入职以后就开始凉凉了,先是08年普遍性的国际市场冷清,给了外销市场当头一棒,于是公司准备搞内销:空降了几名高管,白搭了千百万费用,终于弄到内销的样品积累起厚厚的尘土,不但内销没有做起来,反而被几名离职的高管陆续带走了一大批外销订单,很快两大车间就熄火了一半,另一半车间也变得无精打采,唯一的车间也从两班倒换成了只上白班了。
后来的事就不太清楚了,因为我已经离职了,只听说生意越发清淡,又听说这儿要拆迁。
这样又过去了几年,“镁铨”这个曾经如雷灌耳的也渐渐沉寂了。
昨天,老婆回家和我说,知道不?镁铨材料倒闭清算了,好多老员工都赔了十几万,听说会计部的人觉得赔偿少,都不愿意交接,结果老板一发火,从台湾调来了会计师进行交接呢!
我去!
拆迁中,拍照留恋……对于这个消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可惜。
当然,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企业也不例外,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已。
对于台商来说,在目前的形式之下,利用拆迁的机会将外企红利敲干榨尽,然后撤走,也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选择。
也可以说这只是个例,说明不了什么,在上海,在苏州,大部分外资企业都还活得好好的,不少还在快速成长中。
确实,很多外资大厂,发展一直不错,尤其是那些内、外销平衡的大厂,甚至开始上市挂牌,走向了真正的资本市场,前途可期。
但是更多的,还是类似镁铨材料式的工厂,曾经辉煌过,现在要不苦苦支撑,要不销声匿迹。
根据财深团队近几年在华东地区服务的多家外资企业来看,真正做得好的不多,真正做不好的不少,更多的外资企业都是在不死不活的支撑着,他们不缺钱,但是他们缺人才、缺制度、缺管理(没错,这些企业曾经的先进管理体系已经日益僵化、脱离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刚进入大陆市场时的兴奋,有钱也不敢(或者不愿)投资,当前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已经让这些背井离乡的老板们深深的害怕,按目前的趋势发展,这些企业大部分都要倒闭或者撤离。
以下为财深道长独家奉献,高能慎进:
财深以为,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台商大规模撤离或者衰落将是一个趋势,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台商的精神依托不在本地,大陆对于他们只是一个驿站,从他们每年圣诞节都必须回台湾或者欧美庆祝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心里并不把这里当成可以生活、可以依靠的地方。
当地政府虽然也在大力建设“台商家园”、“两岸兄弟情”之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收效并不大,台商与当地人的隔阂很大,他们基本上没法融入本地人的圈子,这与我们外省的人可以愉快的接受买房定居,成为“新江苏人”的高度融合状况完全不同。
正因如此,指望台商在这里建立百年基业的可行性就很小,台资企业普遍存在不安全感,虽然这种不安全多是由他们自己(的优越感)造成的。
对于这些外企而言,这些大陆的企业不是他们的事业,只是他们的一个赚钱工具,工具用旧了,也就扔了。
第二,多数台资企业的再创业精神不足,管理设计已经越来越落后,在早些时期因为自带订单,尚可支持,现在形势变化马上就有生存危机。
在那个开厂就能赚钱的2010年代之前,订单是不愁的,品质是无忧的,环保是不管的,员工是听话的,在这种情况下,赚钱是容易的。这些已经经历过欧美市场培训过的台商们,只需一定的资本和胆识就可以躺着挣钱,什么战略,什么品牌,都可以不管的。
也许是没有想到大陆会发展这么快,也许确实是自己的目光短浅,如此宽松的环境,如此好做的市场,如此忠诚的员工,在十年后还会存在?
更有甚者,当时全盘引进的先进管理制度,在发挥最初十几年的制度优势后,现在越来越成了一种依赖与束缚。
在这种所谓的先进管理之下,广大员工逐渐转变了那种被动受管理的不适,养成了主动受管的舒适,形成了“只要不违反制度就可以”的八卦思维,全员都在依靠制度、又躲避制度,“完善的制度”反而成了大家籍籍无为、保护懒散的盔甲,造成了全厂上下思维上的惰性,公司的运转效率日益下降。
孰不知,制度从来都是为实体服务的,单就制度而言,无论如何完美又有何用?事实上,在一家公司的日常运转中,员工的理解力与执行力才更为重要,就算是制度上规定清楚的事情,在实际发生时也会千变万化,这时,如何准确运用公司制度来处理具体事情,就充分显示了员工的高下之分,总的原则应为不拘泥于制度条文,而是怎么做才会“对公司有利”?如果事事照搬条文,不但顺畅的流程会被打乱,而且很容易陷入机械化,最终导致效率下降。
在这些制度完善的外资企业里,最缺的正是这类有思想、有执行力的积极型员工,看上去大家平安,实际上祸已滋生。
第三,转型升级要求迫切,台商们已很难再有试错的机会。
一、如前所述,镁铨也不是没有想过转型和升级,但是最后无疾而终,就其原因,主要是在战略上未能与时俱进。
首先,老板本人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而他的子女对于继承这些产业根本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下要想企业继续发展,就只能打造股份制框架下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毕竟企业已经很具规模),可是这类企业因为家族属性的限制,最怕的就是控股权旁落,股份制对于他们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实际上,控股权旁落能有企业倒闭可怕吗?再者,只要做好股权架构的设计,控股权是不可能旁落的,公司只是把应该给员工的利益分享给员工而已。
其次,公司也想过培养本土接班人,甚至给一名大陆的生产经理开到了五十万的年薪(2005年代这个薪水在本地绝对是高大上的),可人家根本不感冒,最后还是自己去开厂发展了,另有好几个台籍干部待遇更优厚,最后也都是选择自己另行创业,做的是和公司同类产品。
再次,内销拓展时公司更是花费了巨资延请人才、打造内销市场,但是因为老板的放手不管,兼之招来的人才并不靠谱(也可能是薪酬机制没有吸引力),内销市场的上的巨额费用都打了水漂,这就更给了老板收缩防守的理由,再也不敢有大的动作,任由业务日益萎缩。
一个公司如果对业绩萎缩都不害怕,除了倒闭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事实上,股权制度和薪酬制度设计的落后,是目前台资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直接导致了企业人才的青黄不接。
二、既然企业无法达到转型升级的目标,那么政府就出手了。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国内市场竞争更甚,加上就业、环保等重重压力,督促地方政府下重手进行转型升级,为此设置了转型升级办公室、上市办、金融办、创新发展办等诸多平台,声势很大。
对于转弄升级执行不力的,政府还有一个一兜底解决措施:拆迁。
企业拆迁,虽然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要求,但它首先表现的还是一种破坏。目前有不少被拆迁的工业区,其建设也不过一二十年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拆除,对企业、对社会都是一种浪费。
可以这么说,拆迁对于居民个人是一笔飞来横财,对于企业团体则是一场飞来横祸,尤其对发展方向不明朗的企业,遇到拆迁,要么是凤凰涅槃,要么是倒闭破产,很少有第三条路。
政府拆迁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确保社会稳定。对于有潜力或者潜力不大但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以税收指标为判断依据),政府会尽量鼓励发展,以保证基本面不会有太大变化。
其次,淘汰低端产业。政府规定任务,拆迁办进行筛选,对于落后、污染产业,环保局、安监局会从旁助攻,就算你要买地重新建厂,环保、安全也很难过关,很多台商都一大把年纪,钱是赚够了,就不想再折腾了,这时拆迁办再以金钱诱导之(政府不差钱),大多低端工厂会束手就擒(关闭了事)。
具体拆迁时,正常情况下政府是不会给你置换的(别的地方不知是否如此),政府只管收回你的旧地,如果要再建,需要企业自己去重新购买土地,新旧土地的价格悬殊很大,因为政府在拆迁补偿时对于旧地是在十年、二十年前购买时的价格基础上回收的(外加一些不知怎么算出来的补助、奖励),现在这块地值多少钱,和回收价格没有一点关系。
具体说吧,假设二十年前这里的地价大概是15万一亩,拆迁回收也是按15万算,另外再给每亩补偿、奖励几十万,总共也不到100万,而现在这里的工业用地价格平均已达200万一亩,所以拆迁再建的话,仅仅土地就折了一大半,固定资产项目的搬迁重建损失则可能更大。
这样的差异,对于本来就在苦苦支撑的中小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拿钱走人是再正常不过的。
可以预测,在拆迁政策的影响下,竞争力不强的台企大规模撤离将是一个趋势,当地的工业版图即将因此重新构建。
不可否认,因为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台商都具有开阔的国际眼光,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先发优势,台资撤走,民营企业固然能承接他们留下的技术、人员乃至国内市场(甚至做得更好),但在国际市场方面,却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个不足,不是多学一门外语就能解决的,随着这些台企的撤离,外贸的下降将会成为很大可能。
当然,有些台企撤走后,还会留下销售部门,改做工转商的业务,将手中的订单转给其他企业来做,这将会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结果,也为民营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但这种轻资产的模式,也会为未来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撤除一间厂房,比新建一间厂房似乎容易得多,镁铨关闭了,员工已经遣散完毕,已经开始撤除的厂房旁边,一所现代化的职业学校拔地而起,听说明年就要开始招生了。
但愿这类以工厂技工为培养对象的学校,今后的学生们在就业时不会遇到太多困难罢。
拆迁前……注:择自财深道长《这些年遇到的那些奇葩老板们》,详请关注公众号“财深道长”。转载注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