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丨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23人  闻舒

今天7点10分起床,墨迹了下,现在开始写东西。

决定开始,每日要做三件事,分别是计划、记录、总结。

无论每天这么过的,做了什么,必须把这三件事做了。早上15分钟计划,晚上20分钟总结的样子。

其中,要有一个框架下的总结,现在就提前把框架搭好。

最近,很久没有去坂田踢球了,那里踢球还是挺开心的,总能进球。这周中去踢吧,每周一次踢球。

什么才是最宝贵的?注意力。

每天能集中精神的就几个小时,先把每天打算计划去做的事情列下来,然后每天记录自己都做了什么,然后总结有没有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如何改进等等。这个也就算是每日的日课吧。

我最怕的就是每当回忆自己之前的日子,就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好像时间就这样白白的流逝了。能做好计划、记录、总结,我想,我就不担心了,就像生成了自己的生命快照一样。

似乎,我,或者说人,都在这个世界或者是这个社会寻找自己的定位,来找一个角色来让自己扮演。似乎,没有角色就觉得心里空空的,犹如参加宴会聚餐没有自己的位置,尴尬的站在一旁。那么,我该如何定义我自己?我是谁?

我是在被定义,还是我在主动定义自己?

每天站在高楼上,看着地上的小蚂蚁。

他们的头很大,他们的腿很细。

他们拿着iPhone手机,他们穿着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迟到了,他们很着急。

总觉得最后一句歌词很有意思,上班就要迟到了。以前总是上学就要迟到了。

如果按照一个人在社会里面的分工来算的话,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上学前,上学,上班,退休。

上学前和退休是没人管,是自由的,但是也是处于弱势群体的阶段,属于公交被让座的阶段。

上学和上班,是害怕迟到的阶段。是上面有人管的阶段,分别是老师和公司领导。

讨厌上班和上学,因为那是对自由的剥夺,所以,自由就存在于周末。

我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上学,上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上班,而不是等到退休才能不上班,当然,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结局而不是主动的选择。

那么,我就是要成为那少数的人。

好了,上班就要迟到了,我也很着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