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向柳比歇夫学习

2016-12-28  本文已影响43人  艾尚淑

1

如果我能活一百岁,我的人生已经度过了四分之一

如果我能活七十五岁,我的人生已经度过了三分之一

我今年二十五岁,恰好站在一个人生节点,很适合去思考如何去过自己剩下的四分之三或者三分之二。

许久以前我挺茫然的,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因为内心有太多想法,有很多想做的,想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总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似乎做什么都可以,但从现实角度又似乎做什么都不可以,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我依旧秉持着事事都去尝试的想法,但是我不再迷茫了,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大目标大梦想——有生之年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想做的事情包括:

成为一名医生

成为一名研究学者

成为一名业余作家

成为一名翻译员

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

总之,我特别向往多方面发展,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称得上真正的“博士”。这大概是由于我的性格决定,我很容易对一些事情感兴趣产生好奇心,这是我的优点,但我的缺点却是喜新厌旧,这点我需要正视它,让自己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有想法却不去行动就会成为空想家,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如何才能去实现我的目标呢?

我的目标不难,但需要时间,需要很多很多时间

钱能赚,然而时间却不能赚,只能靠,能省一点是一点,这就是时间管理

2


很奇妙,似乎冥冥中注定般,在2016年最后几天我阅读到了这本书《奇特的一生》。

我之前读过很多本时间管理的书,但对我的影响都比不上这本,大概这是因为这是一本传记,一个真实的故事,更有震撼力。

柳比歇夫,前苏联一位昆虫学家,他的工作主要研究昆虫分类,就跟我们平时做小鼠实验一样,搞科研的。如果仅是一个昆虫学家,无论有多大发现,也不至于多让人震撼,毕竟当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很牛,比比皆是。

让人震惊是他留下的庞大“遗产”和他的博学多才,他的工作虽然是研究昆虫,但他的著作除了还包括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他一生中发表70多部学术著作,还有数不清的论文和回忆录,他不仅是昆虫学家,还是数学家、哲学家。

为什么他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有这么多成就呢?

他看起来跟大家没什么不同,只除了一样——他从26岁开始就一直记“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而是他自创的“时间开销日记”,把他做过的事情分秒不落地记录下来。

如: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 时二十五分。

之前我一直为自己用APP记录时间而洋洋得意,但知道了柳比歇夫详细的时间统计法后,我意识到只用APP记录的缺陷,我能知道自己在睡眠、学习各方面花的时间,但回忆起来,对自己做过什么事情依旧没有印象,无法进行很好的总结和计划。

而柳比歇夫他会有每日小结,每月小总结,每年大总结,他的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记录。比如1938年,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等,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等,清楚明了。还能了解到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总结完上一年,就会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随着时间流逝,一年、五年、十年……,这些详细的记录就会显示它的价值。

从26岁开始到他82岁去世,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没有一天落下他的“时间开销日记”,甚至是他的儿子夭亡的那天。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让他真正抓住了时间,他的时间不会无影无踪的消失,因为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

所以,我要向他学习的第一点就是他的时间统计法,利用时间统计法去抓住那些我没有察觉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我的目标。

2017年将是不同非凡的一年,以后的每一年也是。

作者简介:在读医学女博士,想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带着好奇的心,探索未知的路。文章包括各种书籍读后感、所思所感、知识分享、个人习惯养成记录等。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追逐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