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国际关系

投资印度 与印度做生意 先了解印度的开放程度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6人  c27eb6d826eb

印度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所以也不存在“改革开放”这个概念。

194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先后两天宣告独立,正式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近一百的殖民统治,留给印度的除了我们最易辨别的语言英语外,不得不提的是它的联邦政治制度。

现在印度的上层政治体系、法律体系和某些经济体系都是在走西方路线。在实践过程中不停的与既存的经济现状和实际国情发生碰撞,但总体上这套体系是在跌跌撞撞中变得越加坚实。

印度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原因就是作为中央政府必须平衡各邦的发展和遵从各邦的发展现状。在印度很难实现全国一盘棋,命令自上而下无折扣的执行,也很难实现所谓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印度似乎一开始就走着英国所遗留的经济运行路线,我们讲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亦或者是市场经济。

印度人,遍布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以泰国、新加坡、中东、肯尼亚、英国和北美。这些地区对印度人的认可也是比较高的,一则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二则不管是地域因素还是人文元素都有着很好的融合性。

时间久了,印度人本身骨子里有种“西方化”的心理导向倾斜,进而在贸易上的体现是一种西方的检验标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由于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对于产品价格极具敏感。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印度的国情和人文特点。如果他们不这样的话,其实就违背了自己的西方价值观。

另一个例子就是他会爽快的大方的付钱购买德国的设备,而给出中国供应商的标价是非常的低。这是一种认识文化的冲突,一种无意识的自然动作行为。而多数中国供应商,也没什么价格底线和自我价值底线,去迎合,时间久了就更加浇筑了印度商人的价值观。

好处之一是,印度人都是有信仰的。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底线的民族;坚守了自己的信仰,同样也会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点和其他的西方国家都是很像的。

印度,从十年前开始算是开启了经济改革序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任穆迪政府清楚的规划着印度的各种未来计划和目标。它将比中国发展的更快,更有方向感,但至于什么时候发展到类似中国的现状,我们不得而知。个人而言,他的发展模式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两国的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这不过多解读,一不小心就涉及到其他敏感话题。

印度的外资开发,要比中国更有耐心才对。这也是印度政府所期望的,印度政府并不想新来的外资立竿见影,更多的希望外资在印度有着更强的持续性和粘结性,这样才惠及更多的民众和真正的解决印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所以,现在印度市场对外资的准入条件依然是比较严格的,好多的准入经营许可费用是非常昂贵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