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之五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束缚自己。
如果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总而言之,这也是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考虑的问题。
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首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明“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所说的自我接纳。
是的,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的相信,这就是信赖。
当然,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就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一样。这只能说明一些片面性。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信赖的反面是什么?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
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那么,这样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糸呢?对方也能够瞬间感觉到怀疑的目光,会凭直觉认为“这个人不信赖我”。
你认为这样还能建立起什么积极的关糸吗?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糸。
这里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一一“他者贡献”。而不是自我牺牲,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一一到社会上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
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为什么有些富豪己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绿工作着。
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表面上是贡献他人,但最终是为了自己,这种逻辑无论怎么想都是伪善。如何解释这一点呢。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
孩子回到了自已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
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这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的加以实践。
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事实上,此时如果非常焦躁地洗餐具,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
另一方面,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工作狂”是人生谎言“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
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囗来逃避其他责任。
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那些拥有“工作就是一切”这样方式的人,是缺乏人生和谐的人。
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幸福。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一点。
无论是用行标准还是存在标准,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贡献感。”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是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你所说的自我实现式的幸福,是指什么呢!这要因人而异。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
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为什么呢?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特别差劲,期待的都一样——
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标。
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这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因为父母或大人们通过训斥这种行为,给予了他们关注。
是的“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糸起来。这就是在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这就需要说到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优秀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
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如果按照这样道理来讲,人可以没有远大目标。你是在扼杀天才!
那么,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
那之前的路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那么,假如你没能到达山顶的话,你的人生会如何呢?有时候会因为事故或疾病而无法到达山顶。
登山活动本身也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在路上”,人生就此中断,这种情况下的人生又是什么呢?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粉笔画的实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真实也是点的连续。
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己经足够。
是的,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
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止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
想要达到目的地,人生可以称为“潜在性的人生”。与此相对,我所说的像跳舞一样的人生。
则可以称为“现实性的人生”。用别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原动力”,跳舞是如此,旅行等本身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
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所以阿德勒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的生活。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来到”此时此刻”。
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
也就是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再送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