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北上广深麽?
北山广深承载了太多年轻人的梦想,多少人把青春留在这里,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故乡成了“备胎”,当我们混不下去的时候会想起它。
梦想和家庭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平衡点呢?如果“寻梦”和“回家”呈现在硬币的正反面,你选择哪一个?
——2017/12/3 植桑
人死之后, 是灰飞烟灭,还是栖居于宇宙的另一个空间?
有人说人这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他停止呼吸的时候,从生物学上说他死了,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过往和一生,然后在社会上他死了,活着的世界里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才算是真正的死了,永远的死了。
在沉重的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和同事去看了豆瓣评分高达9.5分的《寻梦环游记》。故事的最后荡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的荡漾在每一个人的心扉。
米格因为拿到死去的歌神的吉他,意外地穿越到阴间。那一天恰逢一年一度“亡灵节”,家家户户供奉遗照,沟通两界的大门打开,亡灵踏过万寿菊花瓣组成的桥,布散出连通墓地与家门的“通道”,好让已故的亡魂能够沿着这一通道回到家里团聚。
联系阴阳两界大门通道的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的记忆。
在亡灵的世界,米格见识了一场终极死亡。被世人遗忘的亡灵,在听完的埃克托的吉他曲之后,闪烁之后瞬间化为烟尘。这世间无人再记得他,所以他这次真的死了,在这个世间永远地消失了。
位于米格家神台最高(辈分最高)的那张先人牌位遗照中,米格“曾曾祖父”的头像被撕掉了,连手握的吉他都被翻折隐藏起来。原来当年米格的曾曾祖父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毅然离开了妻女,与好友辗转于世界每一个角落去演唱,此后再无回来过。也正是如此,米格家族从此就严禁子孙后代对“音乐”有所染指,世世代代相传以制鞋活为生计。
一场电影下来,全都是视角人物米格,但电影英文名却是《COCO》。COCO是米格的太奶奶,是那个患了老年痴呆,呆坐终日无言的鸡皮鹤发的老太太,也就是歌神的女儿。
请记住我
虽然我要去远方
请记住我
当听见吉他的悲伤
这就是我跟你在一起
唯一的凭据
直到我再次拥抱你
“我把祝福送给你,没有任何条件。”万寿菊花瓣的[祝福],打开回家的路,当米格回到阳间世界后,弹着吉他,为老得睁不开眼的太奶奶COCO唱了一首《Remember Me(请记住我)》。这是她年幼时,爸爸写给她的一首歌。所有被岁月蒙尘的回忆一一勾勒,爸爸的眼里住着她,她的眼里也住着爸爸。在感动和音乐声中,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原来,爸爸也从未忘记她。而她,永远地记得她的爸爸。
她是这个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她是在阴间,他唯一的牵挂。
这段爱的记忆,释放了米格整一个家族的命运。当一家人不再仇恨音乐,米格也放弃了成为歌神的梦想,而是和家人一起弹吉他、唱歌。音乐不再是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而是变成了维系家庭的纽带。
这个纽带戳破他的音乐梦、唤醒他对家人的爱,米格从一个不谙世事、视音乐梦想为一切的追梦少年人,蜕变成一个学会妥协的成年人。
追寻和羁绊、逃离和回归、误解和妥协,一直都在梦想和家之间徘徊不定。
岁月不饶人,谁又肯轻过岁月。谁都曾这么年轻,谁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梦想给我们留存了太多想象的空间,而死亡却没有给我们一丝残存的余地。
米格的成长让他学会了妥协,学会将 “爱”置于“梦”和“我”之上。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呢,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