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们即将逝去的过年习俗
今年回家过年,感觉年味淡了很多。村里传统的过年习俗都被人们省去了很多,过年的感觉大不如从前。这些习俗随着老人们的慢慢去世,变化了很多,很多都没了,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了。为了纪念这些传统的习俗,也为了回忆一下我的童年时候,我来记录一下传统的村里的习俗,供以后得孩子们参阅。
还是从小时候讲起吧。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在上小学。我们对过年充满了期待。因为家里穷,平时根本吃不上好吃的。记得那时候,有一次我很想干吃一包方便面,但是家人就是不让吃,说要等到过年走亲戚用。所以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东西。我们小孩子还可以有压岁钱,有新衣服,还可以有鞭炮放。
我和弟弟大约腊月十五左右放假。放了假的我们每天都兴高采烈的。我俩最享受的就是一起打扫家里的卫生,擦洗家里的瓶瓶罐罐。家人也开始准备年货。家里真是其乐融融的,忙的不亦乐乎。那时候好幸福。
我们的习俗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讲起。当然以下的日期都是个大概日期,每家情况不一样,做事情的先后早晚也会不一样。
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一天,老人们要将去年春节的时候贴的老天爷和老灶爷画像用火点燃,这意味着让两位神仙去天上汇报一年来每家的情况,他们上天后会少报忧多报喜。等到大年三十贴上新的,因为他们大年初一早上一早要从天宫回来。这一点现在新一代的小孩儿哪还知道。
二十四,写大字。也就是说要用毛笔写春联。我们小时候的春联大部分都是手写的。每个镇上都有集市。人们从镇上买来红纸、墨水,然后把红纸裁剪成细长的对联条。随后,去找十里八乡识字之人,让我们给写对联,听家人们说那时候写春联需要排队等候,因为会写的人太少了。而现在,人们都不在自己写春联了,都在镇上的集市上买了。
二十五,换豆腐。这天要用家里的黄豆兑换豆腐。做油炸豆腐,然后,泡到煮过肉的汤里面。现在基本上还是这样,并没有大的变化。
二十六,蒸馒头。我们小时候,很少有卖大白馒头的。村里家家都是自己蒸馒头。二十五那天,人们都会蒸上一批又大有好看的馒头,供过年时来的客人们吃。现在,人们都在镇上买一大袋子馒头。
二十七,杀年猪。以前基本每家都会养一头猪,到了过年的时候,到专门杀猪的地方,把猪杀了,留足自己家吃的,剩下的在集市上卖了。记得那时候,我和弟弟每年都会跟着爸爸去杀猪的地方玩。现在,每家人都不养猪了。猪肉也都是从集市上买了。
二十八,插话、买鞭炮。这天,家人会为小女孩们买花插到头上装饰,为小男孩买些鞭炮。我记得我和弟弟那时候,爸爸会从镇上给我们买鞭炮,摔炮,划炮。我们拿着这些鞭炮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去麦地里,去大马路上等等。
二十九,啥都有。也就是说到了二十九这天,家里东西都准备齐了。该有的,要用的都有了,就等着过年了。
三十,贴花门、请先辈。这天要贴春联。把每个门上面都贴上红红的春联。每个家具上也要贴,家里的自行车、吃水井上面都要贴的。这天早上一大早,人们要早起,放下家里的家谱图册,然后拿着鞭炮去家族先辈门的坟上把他们请回家过年。三十晚上,要给先辈门上供,也就是在桌子上摆放肉食,馒头,水果等供他们享用。这也算是对逝去的先人们的一种祭奠吧。
晚上,大人们小孩子们都要和自己要好的发小们一起喝酒聊天,大家共同庆贺新年的到来。喝酒回来,包饺子,看春晚。家人们会将芝麻杆撒放在庭院里面,然后在大门口当前一根粗细相当的木条。然后守岁。
初一一早我们和家人们会早起,起来以后不能相互叫对方,谁起得早,谁就去庭院里面放鞭炮,一般都是爸爸先起床去放鞭炮。放完鞭炮,我们都醒了,然后起床。起来,我们都会穿上新衣服,去给先辈们叩头拜年,然后给家人拜年,这时候家人们会给压岁钱。给家人拜了年以后,我们再去给邻居们拜年,由于我们都是小孩子,他们都会给我们一些瓜子、花生、水果之类的。好幸福呢!
从初一到十四,大家都会走亲戚,相互拜年。有时候会早上去,去亲戚家拜了年,简单吃个早饭就回来,然后再去第二家亲戚家。以前,大人们都会喝很多酒。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太穷,喝不上酒,所以到了过年时,他们会喝很多。
到了十五,大家开始过元宵节,吃饺子汤圆,晚上放烟花。十六,家里的女方都会回自己的娘家,看望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时候,我和弟弟都想和妈妈去姥姥家,但是基本上都去不成,因为要开学了。这天还会把年三十请来的先辈们请走,等到下年过年再请他们回家过年。
过了十六,年差不多也就过完了。人们都开始工作了,有的就开始出去打工了。
现在,人们都富裕了,平时人们可以天天吃以前过年时才能吃上的东西,平时也可以给孩子们买各种玩具、衣服。人们也不在对新年过多的期待,再加上人们觉得以前的过年习俗有些不大合乎时宜,该省的省,该丢弃的丢弃。所以,年味基本上不在浓了。
今日写下此文,纪念一下即将逝去的过年习俗,回忆一下儿时的年味。不知不觉眼角有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