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学

2022-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麦大走

他知道的你也知道,他说出来的你也能说,并不能以此来否认其博学。更不能以他知道而你不知道,他说出来的你说不出来而认定其博学。

    知道你知道的,或许也是一种博学,我们的知识那么多,就像每一座山每一处水都有人的痕迹,像徐霞客一般走遍千山万水,即使没有登顶珠峰,也不能借此来否定徐霞客。

      后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专攻术业者。往往这条路是极其艰难的,就像爬华山,在《游褒禅山记》里最开始爬华山的是游者众,那当然了,我们这么多人口,但凡哪个行业突出,其入门者就会越多,但是你若是要爬上华山之巅,必然要经历这个领域里第二到第一百名,乃至第一千名一万名的内卷。有多卷想必看一看自己,自己所在的公司,公司于同行业,一目了然吧。

        当然,很多领域,对于金字塔尖,没有什么TOP榜,没有什么独孤求败没有什么独角兽。有趣的是电影本来也是这样一个领域,却无端生出了豆瓣TOP250这样一个榜单。可见我们还是喜欢打造金字塔,造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从此这个领域里的后来者,往往很难在泰山之上建房子,搭梯子。限制了想象力,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登一座名山,要人尽皆知不太可能,甚至只有你身边的几个人知道,因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珠峰现在登顶者已经那么多了,享誉全球的有几个人?如果没有荣誉没有财富,你还愿意在这个孤独的领域砥砺前行吗?

        第二种情况,往往成就虚荣的人,一步一步将其引入猎奇,虚妄,夸张的领域。这就跟杜撰野史以及沉迷贪猎野史是一样的。比如我知道顺治皇帝当了和尚,你正史不知道,那我比你正史史官还要牛逼格拉斯。而是野史往往以历史为背景板,却要比枯燥乏味的正史要生动有趣,虚虚实实,很容易就欲盖弥彰。野史一多便有了再造野史倒野史一派和亲自投入到枯燥的正史中的来证明自己博学,好不热闹。

      第二种情况倒也是花了时间在里头,其获得荣誉及名利往往是要比第一种多得多,往往也容易翻车。

      第一种和第二种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甚至相克,阻碍着第一种前进的步伐,就像以往十一的泰山游客,叹一句空有登山之志,却道人满为患。不必丧失志气,若真有志气,闲时人少请假不是没有阻碍了?不是以此来说要走捷径,而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可不是付出业余时间就足够的。同一领域业余与专业就像是进阶,等你到了升阶的时候你就能窥见自己与专业的差距,门外的人看不出名堂的。就像网文里那些男主在升阶之前厉害的不得了,结果一到升阶关头就会出现一个大boss来教他做人,从而再度走上开始潜心修炼的路。

      谨以此文警醒我自己,切勿成为上面描述的第二种人,为了知道你不知道的,从而跳过基础的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