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四大文明古国哪家强?

2021-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为你写思的哥布林

书名:《中国文化课》

作者:余秋雨

这是被读书群里的小伙伴“果粒橙”种草的一本书,也是本月读书群的小伙伴们共读的一本书。它的魅力有多大,好友JM假期来我家做客,随手翻了几页便认真的阅读起来,完全忘记了来我家是做客的不是看书的……而且临走时还打算顺手顺走这本书。

如书中所说为文化下定义就像用手去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却无处不在。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全书共分五个单元,其中第一,二单元对我的冲击最大,给我的印象最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书吧~


四大文明古国哪家强?

大家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可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凭什么把这四个国家称作四大文明古国呢?这四大文明古国是根据什么界定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排名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看看跨越文明门槛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才能称之为文明古国:

青铜器:青铜器在人类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由石器工具晋级为金属工具是人类在文明程度上的一次大的飞跃;

比较成型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出现是文明的一种体现方式;

有没有创造文字: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后让我们看看跨越文明门槛的古国排名,这个排名是以四个国家达到以上标准的时间来制定的。

No1.古代巴比伦:巴比伦文化即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两河文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也是最早流入小学历史课本中的两条河,你看着眼熟吗?)

No2.古代埃及:埃及文化(尼罗河流域)

No.3 古代印度:印度文化(印度河,恒河)

No.4 古代中国:中国文化

其中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古代中国约1千年进入文明,而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的时间相仿。

为什么同是四大文明古国,而其他三国的文明没能延续下来呢?

巴比伦文化的消融:一马平川,水草丰美却缺少山川屏障。在频繁的战乱中很难保存文化。真正的巴比伦遗迹便是一小段斑驳的沥青路。在数千年前,巴比伦就掌握了提炼沥青的技术,可怜的是人类曾经的第一文明如今只剩下这一条残缺的小路而已。

当余秋雨先生赠送圆珠笔给两位当地的少年时,他们竟然都不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数千年前,正是他们的祖先发明了人类的第一个文字,不知道这该算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悲哀。

埃及文化的消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文明原本也可以有一个好的发展延续空间。但法老的“半人半神”的神秘感既文字的神秘话,使得这个文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各个世袭的官僚集团开始不受法老的控制(这与汉朝末期的门阀相争有些相似)。此时外敌的入侵使得埃及文化随之消失。如今开罗大多数人是阿拉伯人,亚历山大则大部分是白人,这都在从侧面告诉我们埃及曾经历的入侵。

印度文化的消融:可以说印度文化是自己杀死了自己。当其将历史和想象,真实与传说混为一谈时,既让人觉得可笑,又让人觉得可悲。中国文化延续了历史,而印度文化游戏了历史。

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延续至今呢?书中给出了八个原因:

体量巨大,从未远征,以统为大,家国同构,简易思维,以德为帜,避开极端,科举制度。

对于这八个原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书中慢慢体会。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点。


老子

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道德经》。

而《道德经》仅有五千字,而且是在一个机缘巧合下留下的。如果不是关尹喜在老子出函谷关时提出让其留下一篇文章的要求,那么可能老子便无著作留于世间。


孔子

孔子与老子的会面,使长天知道了自己是长天,秋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即使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但对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都是远大的。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没能走出他的理想与抱负,却走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墨子

“兼爱”、“非攻”:爱一切人,否定一切战争。好多年前“华仔”曾经出演的“非攻”讲的就是墨家人的故事。墨子同样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个技艺不输于鲁班的能工巧匠。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墨子,不止于王者荣耀中的一个角色。


法家

法家讲究法、术,势。

法:法令如山,赏罚分明

术:运用谋术,控制群臣

势:集中权势,制服天下


道家的目光是超逸的,儒家的目光是温暖的,墨家的目光是热烈的,法家的目光则是峻厉的。道,儒,墨是理想主义者,法家是现实主义者。

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相信民众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统治者要顺其自然。(汉:文景之治既基于“黄老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儒已经与孔孟的儒不大相同了,而是结合了法家和道家的一些理念。

很多历史学家常常掉到一个又一个紧张曲折的宫廷故事和攻伐故事里出不来,而忘了这一切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持。


后英雄时代

啸傲山间阮籍:之前对阮籍此人并不甚了解,看到他会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痛哭,会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中与嵇康把酒抚琴,也许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被当时甚至当下的人所认可,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性情。不知道加缪在写《局外人》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阮籍的故事。(阮籍与孙登的以啸交流,让人神往,又让人不太懂,真的可以这样交流吗)

最帅铁匠嵇康:他给人打铁却不收钱,打铁也许只是他在体验生活,谁说铁匠就不能成为音乐家?谁说音乐家就不能打铁呢?(《孤独六讲》中也提及到嵇康,但读那本书的时候,我并不太喜欢他(也许我没读懂他的孤独),觉得他有些孤傲------当然他是油孤傲的资本的。明显余秋雨老师笔下的嵇康更让人喜欢,可能是因为这个嵇康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接地气吧。不管怎样,嵇康还是被小人害死了,广陵散因此也成了绝唱。

北魏孝文帝:拓拨宏,为当时衰老的汉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


唐宋元明清

唐朝时长安城分东、西市。西市更是以异域风情为主。当时波斯女子的服饰因美艳、时尚而让中原人大开眼界。可为什么如今伊朗妇女的服饰却变得如此保守?波斯在文化上经历了什么变迁,导致这一结果呢?

唐代的集体人格中,生命力高度活化,从表面上看是“胡化“,从内力看是青春气息的勃发。

昭陵六匹马:起初我并不知道昭陵是李世民的墓,也并不晓得作为其主体与灵魂所在的竟是六匹马。几年前去陕西游玩时也并没有去昭陵。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时想必也与其中的四匹马擦肩而过。不识其真面目。忽然觉得如果当时知道这六匹马的事,自己也许不一定会去昭陵,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定会因为见到其中的四匹马而兴奋不已的。

关于唐诗:读得太多的群体,一定是创作才华比较缺少的群体;同样读得太多的时代,一定是创作思维比较僵化的时代。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更多的应该是去读山水,读天地,读人心,读自己。个人认为前些年兴起的古诗热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它让更多的国人开始重视诗歌这一淡出大众视线的文艺形式。通过阅读,背诵诗歌可以使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让人们因热爱诗歌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但凡事过犹不及,若以一颗功利的心来对待诗歌热,那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如余老师所说,让李白,杜甫的诗从课本走向旷野,从诗集走向山水,其实这才是对后代的一种美学唤醒。唐诗那么多,其中难免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也没必要浪费时间都拿来读,至于哪些唐诗是值得一读的,余老师在第五单元里给出了他的推荐。

安史之乱中的“仙,圣,佛”:李白为平定安史之乱而投靠了永王李璘,结果莫名其妙的却成了“逆贼”。杜甫被安禄山俘获后,逃出叛军,用于找到唐肃宗,可结果却因为替房琯求情而被判为“房党”,险些获罪,潦倒的渡过余生。王维被安禄山封为高官,险背叛名,还好有诗为证表明了忠心,逃过一劫。

宋朝:总是在听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战报,总是在找一支支“精忠报国”的队伍,总是在想一个个“拉谁打谁”的诡计,总是在发一声声“国破家亡”的感叹。

明朝:高层文化人的生态和心态: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主。“奴儒:,身陷沟渠却自以为大,无感世事而满口空话,一见英才便联手扼杀。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关于戏剧:

生活上的泛戏剧化:礼仪之邦,服饰、动作、步态、声音都进入一种固式,感觉时时都在演戏;

精神上的非戏剧化:和为贵,无法构成戏剧中的冲突或者说这种冲突不符合儒家精神规范,无法被接受。

不管是生活上的泛戏剧化还是精神上的非戏剧化都阻止了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中庸之道并不反对登高,只是在等珠峰的险峻山道上,希望你尽量走到中间,把脚踏稳,而不要为了影象上的能见度,在悬崖边上摆弄英雄姿态。

闯红灯:为什么没有车的时候也不能闯红灯?欧洲人如是说:穿越马路时受伤害最多的是孩子,而孩子主要是通过观察来接受教育。即使马路上没有车也没有人,不代表此时此刻的某个窗台上就没有一个正趴窗观察你闯红灯的孩子。你闯红灯的行为正在告诉他,闯红灯没有危险。

中国文化下藏了很多美,却不知道美要通过晾晒,传播,教化来形成自己的气场。结果,门内的美不认识门外的人,门外的人不认识门内的美。

君子有三项担忧:无知,知道了却不学习,学习完又不行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