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智慧解读《封神》上
【门艳#20230819日共837天】
把神话中的封神跟历史夏商周的时代,及对后世的影响,从高维层面解读
电影中不同场面的哭代表不同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刻接引上了自己的时空记忆。如杨戬把门板当成滑板,小哪吒踏着风火轮冲出去这一刻说明是一个热血的人;时空记忆是一个庞大的宇宙,它的冲击力非常强;
好的电影是可以从各个层面来解读。如从历史角度做了哪些符合史料的改编,又做了哪些创新和颠覆。又如很多场面搞乐器的就很激动,而学习心理学方面在这里能看到原生家庭问题;还有很多美学方面;
看电影激动是越来越多的体验,正在真实的世界和生活中发生;
下元九运的时代,人工智能和我们的东方文化的复兴,最古老和最未来同步发生,多么丰富有趣的时代;这部电影里有中国精神和气韵之味;
从宏观到微观推下来的大镜头就是这个时代的背景,不像以往的神话或史诗题材电影千篇一律,这里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化的视角;
一开始印象很深是展现整个英寿跟质子团的关系,非常独特、颠覆的设计,质子团在原著、历史上可能都不真实存在,非常有划时代意义的设定,暗示里有很多解读;
从原生家庭角度,苏全笑被直接PUA,愿意献出自己生命,质子看到什么都是由阴寿决定他们看到,暗示了剧情和人物设定的走向;
妲己从翻雪崩后翻掉的马车里爬出来那一段,形体、动作、神态非常难,绝不是几个舞蹈动作能够完成。导演让妲己的扮演者常年观察狐狸,不断模仿狐狸神态,最后提炼出来动作;
普通影视只演出妖媚的小三形象,并非狐狸感觉,这里动作很惊艳,为纣王和妲己间设定,是非常突破;以前的都是无脑黑,这个才更加符合真实人性的设定;
以前的纣王昏庸好色被妲己迷恋,这里的设定从纣王见到妲己,基本上无动于衷,见多了心思在于朝廷上的腥风血雨,本打算把妲己祭旗,其实妲己是狐妖纣王开始就知道,更原著区别;
尽量不要买狐妖招桃花旺人缘,代表一种阴邪气,并不是所有都是但确实很多不会辨别。妲己设定整部电影很符合妖的设定,小时候看妲己觉得太残暴、恐怖,替昏君着急,并未读完原著就放弃;
电影把很多隐态的东西视觉化呈现,妲己从七窍进入,借尸还魂,很形象;
妖来说最珍贵的是修成人和成仙。人生是多么美好,并非虚伪,人身体对动物来说是无比羡慕这样的设定;
动物、妖懂得报恩、牺牲,但没有真正是非观念,没有以天下大局为重,会为了恩人做任何事情;
苏妲己出现符合阴寿的想法,才会有了“心怀恶念,妖孽自制”;
不懂的人永远怪君王身边的坏女人,但如果不是纣王真的想干,妲己又能有所作为吗?所以是他的恶念招来这些妖孽丛生的原因;
影片中反复强调“你是谁”,关键你是谁,而不是你存在的责任都可以推卸给他人,你是谁起决定作用;
这个时代的大英雄是精神的偶像,质子们入朝时年岁小,除了生物学上亲生父亲,阴寿跟自己拥有相同境遇,身份认同感,精神上的长期压迫,逐渐认同了阴寿的价值观,渴望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激发代表了每个人心中独立思考精神的觉醒。他认为阴寿是他的精神信仰但又不同于别人。他不缺爱当质子不是父亲抛弃,想实现自己大英雄的梦,这就是激发了弧光;
姬昌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对常年困于原生家庭不得自拔的人很重要;
文明是建立血腥、残暴的基础上,文明初期价值观本身是扭曲、诡异,那个时候拿人祭祀很常见;
整个夏商周的朝代的更替,甚至因为朝代更迭才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从历史朝代到个人都是一次自我革命;
激发整合了自己观察自己的体验,一颗真心没有变,要面对困难和痛苦太多,完成自我整合后才能够成为一个少年帝王;
从商到周是一个整个价值体系转变,从一个残暴的血腥、张扬的民族精神,到后来相对文明、平和、保守和谨慎民族精神转化,这点很好;
很多演员是贴着连选的,与大家都一贯有区别,但符合原著里的描述;
从世界格局视角看,“旧的天下共主即将消亡,新的天下共主即将崛起”,导演选美国籍演员费翔代表旧天下,新天下共主周朝是一个农耕文明为主的,妲己演员找俄罗斯籍,很精巧的设定;
抠每一个细节这部电影是为了民族情怀和精神去拍的,并非为了票房去拍的,真正为自己心中的情怀去拍。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48264/cb9cadeeff30735d.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