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拆解:“罗辑思维”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冰老师

今天,拆解“罗辑思维”。

如果说之前研究的几个公众号主要还在做“个人品牌”,那么,“罗辑思维”就已经是在做一个平台,甚至是一个生态了。之前的提到的刘润老师、和菜头,也都被纳入到这个生态中。

如果把“罗辑思维”这个公众号定义为“广告大王”,似乎太简单粗暴了。它有干货,也是一个“黑板报”,然而背后都指向一个商业变现的底层逻辑:知识服务

谈到开创知识服务领域的这一代人,怎么也绕不过“罗辑思维”(或“罗胖”)。

从死磕自己的每天60秒语音、四十五分钟的讲书视频,到得到APP、发誓做二十年的跨年演讲,再到开办得到大学;触达的渠道和形式也从微信公众号、微博、长视频到APP、线下大型活动、课程。

不得不说,罗胖团队已经和正在影响着一代终身学习者。如果没有“罗辑思维”,很多人为知识付费的意识会差很多,而学习的品类和品质也会单薄和逊色很多。

同时,“罗胖们”也给一些知识分子带来了“知识变现”的希望,用事实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作为目前也在从事“知识服务”领域的从业者,我在此要向罗胖致敬。

对于很多提供知识服务的大号,如何把流量进行变现,是一个难点;而“罗辑思维”做到了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不断突破瓶颈区,成功跨越“第二曲线”,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行业头部。

回望“罗辑思维”的发展历史,有几点特别值得学习。

首先,“罗辑思维”有很清晰的企业愿景、使命。它也有非常明确的人群定位,就是为5%的终身学习者服务的。虽然貌似“不接地气”,但是市场依然足够大,它深挖战壕,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其次,“罗辑思维”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标准化体系。很多做个人IP的有一个“天花板”,个人能力越强,产品越无法复制量产。

但罗胖牛掰的地方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标准化,做了产品手册,又复制了无数了“二号罗胖”、“三号罗胖”。即便各个老师讲课的领域不同,但让听众易于接受的“套路”是一致的。工业化量产思维和生物化迭代进化,让这家企业越走越快,旁人只能望其项背而感叹。

还有,罗胖喜欢不停的搞事情。无论是60秒语音,还是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投资papi酱,还是要做20年的跨年演讲,诸如此类折腾,大大小小,不甚枚举。搞事情,对外是借势营销,对内的通过打硬仗练兵,一举两得。

创业不易,罗胖的确很走运的踩准了知识服务的风口,但也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他能从一个普通媒体人快速进化成为一个行业领军人,离不开四样东西,也是很多创业者缺乏的,我辈须学之:

企业家的格局,文化人的情怀,生意人的嗅觉,手艺人的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