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谷首富曹家大院的楹联,看晋商如何发家致富?24代兴旺不衰
从太谷首富曹家大院的楹联,看晋商如何发家致富?24代兴旺不衰
走进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洸村,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三多堂”,便出现在眼前。
如今,提起“三多堂”,或许知道的人有限,但在明清时期,提起一代晋商的代表——乔致庸的岳父,那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特别是看过影视剧《乔家大院》,乔致庸的媳妇陆玉菡和老泰山,几次珠联璧合,拯救乔家于危亡之时,使得乔致庸成为历史上晋商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然而,从乔致庸一生所娶的6个老婆当中,并没有一个姓陆的女子,可见陆玉菡是虚构的。但文学作品中的太谷首富“老陆家”,却是真实存在的。
“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的祥瑞之意,最初她的名字却是叫“曹家大院”。
文学作品中《乔家大院》乔致庸的岳父一家,实际姓曹,并非姓陆。
北洸村的老人们在谈起曾经的曹家大院时,仍会感叹不已:原来的曹家大院那大得不敢想象。而现在的“三多堂”,只是原曹氏家族中一个分支的堂名。
即使只是一个分支,“三多堂”也能够显现出当年的辉煌迹象:占地面积6468平方米,院中3个三穿堂大院,内含15个小院,270多间房舍。
1995年,太谷县对三多堂重新修缮一新后,组建了“三多堂明清家具博物馆”向社会开放,后又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曹家大院,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自然不必说,最有文化的当属那些有“画龙点睛”之作用的楹联。今天,我们就来节选几幅,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
上联: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下联: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
此幅楹联写于“三多堂”内的神祖阁上。
对联中的“推车扁担”,正是记录曹家祖先靠着挑担和推车贩卖砂锅为生。
《太谷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曹家的第14世子孙曹三喜,独闯关东,来到东北热河朝阳县的三座塔创业求生。
最初曹家靠种菜、养猪、磨豆腐等小本生意起家致富,后开始着手商号,曹家逐渐发达。
发家后的曹家饮水思源,仍在宅院中的神祖阁上供着当年先祖卖砂锅用的扁担和推车,教育后代,世世代代不忘祖先创业之艰苦。
(二)
上联:忠孝两字传家国;下联:诗书万卷教子孙。
人生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但凡名门贵族,却始终不忘教子女后人,要坚守“忠孝”二字;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写的这幅对联中,含有 忠、孝、读书、耕田等读书人四样美事。
老曹家成为当地首富后,仍然将这一幅14字楹联,刻于东院的大门上,时时提醒着后人们,再怎么飞黄腾达,不要忘记做人的”老本行“:读书耕田。
(三)
上联:小筑三地弓,有池、有竹、有鱼,如悟须弥归芥子;下联:高螟楼百尺,宜奕、宜诗、宜酒,更鉏明月补梅花。
园中鱼竹,雅有幽致。从此联中,可见曹家对后人着重培养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比如院中,还有一幅类似的对联。上联:胸怀阔,才气纵横,不知是佛是仙是儒是侠;下联:诗滔流连,烟霞赏玩,最爱咏月咏花咏水咏山。
像这样陶冶情操,又立意深远,喻意深刻的对联,还有不少,如:大事岂能一清静;古贤终是异和同。闲来登山临水、何其趣也;静以读书评画,不亦乐乎。福慧双修须及物,身名俱泰要留余。万卷藏书宜子弟,诸峰罗列似儿孙等等;
”满室祥光凝五福,一堂瑞气庆三多“。正是曹家这些良好的家族、家风文化,潜移默化的教化,使得曹家不仅突破了古人所说的”富不过三代“的规律,还一度实现了曹家持续24代家族兴旺不衰的奇迹。
而这些传统文化,至今读来都受益匪浅,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读过这些对联,您有何看法或感受呢?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山西文物旅游》、《太谷县志》等;